?。焊献怕沓到咧?/p>
去县里高中报道的那天,我是和母亲及我一位初中很好的同学一起赶着马车去的。
爷爷几年前身体开始越来越差后,我就慢慢接手了他赶马车的任务。大概13岁我就开始赶马车了,南方山区赶车的马本来就不高,我还比我们家的马还矮一截。但是我赶车的技术我自认是很不错的,整个赶车的事情我都干得有板有眼,钉马掌、补车胎、修车子等等,我都很在行。多亏了那匹马,帮助我们在艰难岁月承担了很多繁重的活。
这次赶马车去高中报道,母亲也是想既然要进城,顺道用马车带些东西回来。
一个16岁的少年,驾着马车,载着他的母亲和另一位少年,就这样驶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戊:高中学习的动力
我的中考成绩本来是完全可以去全县最好的高中——天柱县民族中学的。
中考前,全县排名第二的高中——天柱县第二中学的校长,到我们初中来做招生宣传。他宣讲的一个信息让我决定上二中,就是报考二中的学生,如果中考成绩是排名前多少名的,就可以免学费。我就奔着要免学费的目的,填报了二中。
结果报名那天才知道,我的总分差了11分,达不到可以减免学费的排名。我很是失望,想着七八百元的学费实在太贵,那就不上学了吧!我就给母亲说,就不报名了,咱们回去吧。母亲也没说什么,还是决定让我继续读书。
差了11分,得不到学费减免,这成了我整个高中时期最大的心结。因为我深深知道那七八百元的学费对我们家意味着什么,对我的母亲意味着什么。母亲一人支撑起来的家,当时主要收入就是靠养猪。每年出栏4头猪,每头约五六百元,还要留一头过年;猪是自己种菜种粮食,喂熟食养的,不喂饲料,所以非常累人,基本要养至少10个月才可以出栏;一茬快要出栏,再买一茬小猪来养,一年四季全家都在为养猪、养马(干活用)、种地而忙碌;还有母亲酿酒(主要是为养猪提供饲料,酒本身不挣什么钱)来维持生计。当时妹妹上初中、弟弟上小学,还有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这么高昂的学费,对于我们家来说,实在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我也实在不愿意使本来已经非常艰辛的母亲为了供我上学而更加操劳。我们家的每一分钱都是母亲一年到头几乎从不休息地辛苦操持,用血汗换来的,我不忍心花这么高的学费上学。
但是母亲还是咬牙把我高中第一学期的学费交了。我当时就暗下一个决心,我一定不能让这么多学费白交!我来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什么大学,更不是为了好玩、混日子,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学到东西,不能让母亲的血汗钱白白浪费!
确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之后,我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就有了与他人完全不同的学习动力。我在学校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上课时我非常活跃,积极和老师互动,下课后和同学们一句话也不说;大冬天在宿舍外墙角的路灯下看书。离开学校之后,仍和初中一样,几乎不在家看书学习,总是在帮助母亲操持家计,干各种体力活。
这种为了知识而学习的动机,也给了我意想不到的“短期”回报。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我的学习成绩就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一直到高考,也因此得到了学校很多奖助学金的资助。
己:徒步三年上高中
为了节约钱,我决定不乘车往返学校。
从我家到县里高中约有8公里的路程。沿着河滩和山坡丘陵修的省级公路,都是柏油马路,上下坡很多,弯弯曲曲。
如果乘坐中巴车一趟需要1.5元,如果乘坐面包车则需要2元。
为了节省这每周一个往返的交通费(我住校,周五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高中三年我都是走路往返于学校。而且为了避免被坐车的同学们看到,从学校出来后我就走小路,绕开大路,沿着河岸走,直到走到了半路才返回到柏油路上来。
粗略估算一下,我高中三年里的行程:
每年上学10个月:10个月*4周=40;
每周往返1次:40*2=80;
每次走大约10公里:80*8=640公里;
3年总共走了约:640*3=1920公里。
三年,我走了将近两千公里。
走一趟大概需要50分钟,我常常边走边背英语单词,或者回忆书本的内容,或者观看沿途四季不同的景色,或是风土人情。这样的步行,对我是有很大好处的。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体质,我徒步旅行的能力也在日后的旅行中得以体现。另外给我独立思考和观察的机会,走自己的路,思考自己的问题。
三年下来,我大概省了500元路费。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力所能及的为家里创造的价值。当时我在学校的生活费是每天2.3元,早餐5毛,午餐9毛(米饭4毛,菜5毛),晚餐9毛。我常常吃不饱,又不愿加餐,只好时不时从家里自带一些酸菜,这样就可以省下菜钱,多买点米饭。不过因为母亲为我准备的酸菜味道太好,有的同学又太穷,宿舍七八个人一分,往往吃不了几餐就吃完了。
清贫的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困苦的经历,最能铸就一个人的品质。最弱小的时候,都能突破那些困境,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记于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
201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