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总院办事,同事搭车,说起马上要高考的孩子。他的女儿成绩不错,选择了文科。我问及专业方向,他说考完再说。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态度吧。先高考,看看成绩能去的学校,选择可能范围里最好的学校,再选择可能范围内最好的专业。
闲聊中我说起专业和就业的关系,这位同事是建筑世家。他父亲在省内建筑业的地位,等于黄老邪在江湖上的地位吧?;疚奕私邪?。他选择建筑专业,也是子承父业,虽然没有成建筑大师,仍旧是行内佼佼者。三代不选择建筑,至少选择建筑相关,才是常规认识上的基本方向。至少有利于就业。但是孩子执意选择了文科。其实他也是无奈。我们这种普通知识分子,其实在就业的事儿上能力有限。中国大部分父母都是这样,就算我们想倾囊而出,其实我们并不知道钱该用到哪里才对孩子有利。
在父母陌生的行业中自助,是很多孩子的专业梦。有利有弊。如果个人能力足够,智商情商兼备。这种人才就是金钱的时代,崭露头角指日可待。如果就是一个一般人,显然在父母可以多少给一点指导的专业范畴里就业更容易得到庇护。就是西游记里,妖怪作孽,也是主人来救。没主人的妖怪,一样是一棍就魂飞魄散吧。这可能是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的地方。事情的作用力都是相对的,但是父母约束和父母助力,其实在就业这件事儿上,基本不等值的。只要在父母能力范围,助力显然大于约束。
我们当下,其实还谈不到什么自己喜欢的专业。至少在高考这一关,很少有孩子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蛘咚且膊⒉恢雷约合不妒裁?,更不知道这些专业以后能不能养得起自己。高考之前,除了做题,考试,中国孩子太少为金钱谋划,为生存动脑子。他们根本不知道专业原来最大的作用是养家糊口。太多太多的人,根本没能力离开养家糊口谈专业追求。没有完美的社保医保,养家糊口是毕业之后第一需求而不是兴趣爱好,个人发展。
有一个关于工程类的笑话,说很多人奔着电影里锦衣夜行的建筑设计师范儿考了土木工程专业。然后进了大学才发现,这是一脚泥要下坑的专业。讲真,在单位里,建筑师显然外形条件要好于结构工程师。这跟学建筑需要学一些美学课程有关,也许。很早之前,考建筑学还要会素描,学过画画,现在是不用了。但是好歹,也得有点美学基础,才能画出来好看外立面。必然的,就是长得一样丑,穿衣服,也是建筑学的孩子搭配的好看一些。所以这个笑话说:说到专业选择,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如果孩子是亲生的,就别选了。
一般我们单位的人,孩子也很少选择建筑学。因为,第一需要高分,很多不争气的孩子未必考得上。第二,压力太大,加班频繁。我们的孩子,选择电气专业的比较多。省力气。挣钱多。玩着就干了。然而,不是本系统的孩子,就是学了电气专业,也未必有机会进入设计行当。拿着电气学的毕业证,找工作,并不简单。这就是我们与国外不同的专业选择弊端。专业和就业的严重脱轨。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并不明白每一个专业的区别,不懂他们的优势,不懂他们的就业范围。就在我们不懂的大一,我们的孩子就被迫细分了专业。而在国外,在高二就已经开始根据专业分类选择课程方向。我们高中选择理科,文科。而正正她们这种国际学校,选择的是五个分类。商科,工程类什么的。每一个分类都自己需要选择的高中课程。每一个大学,专业都有自己对应的需要的高中成绩。这样孩子们就被迫从高中时期开始选择自己要去的专业方向,他们要去了解,去修习相关课程。这就让他们不得不去更多了解专业是什么意义。
同事说自己的女儿在专业选择上,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只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而作为父母,我们其实也并不知道每一个专业的难易和就业方向。我们在与孩子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是需要用终生的后悔来应对一次失误。
其实在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良好的成绩,才能任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而大多数人,是跟我一样并没有良好成绩的普通人。大多数父母,也是没有能力把孩子送入可以任性选择专业,更好了解自己专业需求的教育体系。在专业选择这件事儿上,我们大多数中国父母,其实都是一种听天命的状态。这也是我跟很多朋友开玩笑说,高考前记得找大师烧香祈福的原因。
而实际上,当下中国,关于专业的选择,唯有一路可走,就是尽量多的了解资讯跟尽量真实地了解孩子兴趣爱好和能力范围结合。尽可能地做到在高三阶段让孩子跟自己无缝连接,完美沟通,知道他所想,也让他知道自己能助力到哪里。
然后,多挣点钱。在无法达成的部分,用钱,买可能。
然而这一路,从考试到选择,从毕业到就业,不管哪一步,对于中国父母,都是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