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哪个角色最悲剧,这个问题不容易答,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把各人的结局罗列出来比较一下,难就难在这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确定是曹雪芹写的,后面章节皆是他人续写,根本不确定这些角色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因为是未完成的著作,所以续写的内容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好在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独特,经常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所以对于十二钗的结局我们倒是可以从判词中进行推断。
详细的判词出现在第五回,我摘录如下:
叹?;拢傲叫醪?。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首诗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十二钗中只有这两位的判词特殊,其他十位每位的判词都是一人一首诗,只有薛、林两位是二人共用一首诗,由此也可见作者对二人的特殊感情。
判词说的很明白,“玉带林中挂”,说的是林黛玉,她的结局作者在第一回就有交待,必然是泪尽而逝,可至于是如何逝,目前还有争论,有学者说是沉湖,有学者说是上吊,不管怎么样吧,非正常死亡是一定的。
“金簪雪里埋”说的是薛宝钗,对于她的结局,普遍的看法是她虽与宝玉成婚,但因为彼此价值观不一致,且不存在爱情,“纵然是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最后因为宝玉出家,宝钗也只能守活寡。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这是元春的判词。元春的悲剧在于入宫,她为了家族利益走入皇家内院,宫怨的诗词我们看的多了,元春的痛苦也就在那里面,无疑她最终成了家族的牺牲品。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首说的是探春。探春若是男儿身,则是贾家最有希望能拯救家族的人,可惜,是个女孩,而且还是庶出,庶出也还罢了,最可恨、可气、可悲、可叹的是她的亲娘竟是贾府中最为浅薄、无知、最不明白事理的人。
探春的悲剧在于明明有拯救家族的志向,却因庶出的身份和女子的性别而不能有任何作为,最终只能去和亲远嫁也算是为家族出了点力。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这说的是史湘云。湘云从小父母双亡,由叔婶抚养长大,俗语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湘云童年乃至少年的生活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熬到成家立业,配得如意郎君,奈何好景不长,婚后不久夫妻便遭离散,“湘江水逝楚云飞”,只能自己一人独守空房,远远凭吊落日余晖。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首说妙玉。本不应、不适合遁入空门的人而入了空门,品质洁白高雅的人竟落入了污泥之中,试想前八十回中妙玉的性格,她会怎么办?大概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吧。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首说迎春。迎春的结局是没什么争议的,嫁给了一头饿狼,婚后不过一年,便被折磨致死。这样的结局,固然有自身软弱的因素,但最主要还是娘家没有撑腰的人,还是家族没落所致。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首说惜春。惜春的她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去世,父亲贾敬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中毒,另外她还有一个做为贾家大族长的哥哥贾珍,可在书中从未看多兄妹二人有过任何互动。
做为宁府千金的她,实际是住在荣府贾母、王夫人身边,和迎春、探春一起长大的。
这样缺爱的孩子,性格难免孤僻冷漠,所以当家族败落时,她选择了陪伴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便是一个凤字,可知这是说王熙凤。她在贾府是掌握实权的人物,协理宁国府和治理荣国府上下事务时也可见她惊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治家手段,为人能言善辩,八面玲珑,不过做事决绝、心狠手辣,这也给自己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一从二令三人木”是说她的结局应该是被休了,试想曾经那么辉煌耀眼的人物,一旦被休,该以何种面目面见家人,该用何种勇气生存下去呢?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首诗说的是巧姐。巧姐之所以能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完全是因为她的身份,她不但是贾琏和王熙凤唯一的孩子,也是贾家第五代中唯一的女孩子,所以它代表的是在贾家败落之后,第五代女子的生存状态。
说实话,相比较而言,巧姐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虽然在家族败落之时曾被他的亲舅舅卖到妓院,但是因为他的母亲王熙凤救助过刘姥姥,所以最后因此逢凶化吉。
所以啊,由此可见,做人还是要厚道,要多结善缘,救人就是救己啊。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首说李纨。李纨也是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曾为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祭酒翻译成现在话就是清华或者北大的校长啊。她的不幸在于嫁给了贾府长孙贾珠,贾珠早亡,只留下一子贾兰,这个孩子便是李纨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贾兰很争气,有学者认为贾兰日后考取了功名,身份显贵。
可对于奉行三从四德的李纨本人而言,一生辛苦,晚年诰命加身只不过得了个虚名儿,白白地成了人家的笑谈。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对秦可卿这个人物存在的争议很大,疑点也很多。可以确定的是,她死在了第十三回,是作者给出了明确结局的唯一一位。
但这个结局,恰恰也是很多学者不认同的。因为如果她是病死的,那么就毫无意外可言,而且并未见她给贾家败落带来任何影响,明显与判词中“造衅开端实在宁”严重不符。
实情究竟如何?
有一种看法是说她因为与公公贾珍有染,忧愤不已,最终悬梁自尽。而她的自尽,又引发了贾珍及贾府一些列的连锁时间,最终导致了贾府的败亡。
好了,至此,对于判词及人物已经全部分析完毕,正如这句话“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说,红楼人物也是各有各的悲剧色彩。
曹公给红楼定的基调就是“万艳同悲”、“千红一哭”,怎么可能又谁能幸免,所差的只不过是谁更悲一点,只是那位能配这个“更”字,想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
我自己的看法是王熙凤更悲剧。
所谓“登高必跌重”,王熙凤是掌握贾府大权的人,对很多人都能生杀予夺,比如贾瑞、尤二姐都是死在她的手里。可惜这么风光无两的人物,却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秦可卿走之前曾给凤姐托梦,要她为家族置办祭田,一来可保祭祀不断,二来可保书塾教育不绝,如果真按这个方案落实,日后可保永全了??上?,凤姐并未照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聪明中,日夜想法设法争些小权小利。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因为目光短浅,害了家人更害了自己,这就是掌权人最大的悲哀。
我想屏幕对面的你,此刻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欢迎与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