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交替看着几本教育学书籍,最先阅读完成的是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我发现:但凡是好的教育状态都是充满爱和自由的。
什么是爱?
爱不是我们头脑中产生的一个想法。所有的父母都会这么认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是爱我孩子的。
我们把所有的做法都冠之于一个名称就是“我是爱我的孩子的”,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这个孩子身上没有爱。
因为我们的爱总是带了太多的条件:乖、听话、顺从、懂事,就是要达到我们的要求和期望。
并没有多少父母爱孩子就是因为你是你,不因为任何别的原因。我不因为你故事讲得好,我不因为你考试考了100分,我不因为你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我因为你本身,你本身就足以让我来爱你了。
我家里有本绘本叫做《你还爱我吗?》小熊想知道妈妈爱的底线,不断发问:我把外套扯破了,你还爱我吗?我把床跳坏了,家里弄得一团糟,你还爱我吗?我变得又大又绿又丑,你还爱我吗?我爱上了别的小熊,你还爱我吗?你爱上了别的熊,你还爱我吗?如果你死了,你还爱我吗?
而熊妈妈无一不是回答说: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无论你怎样我都不会停止爱你。
我和孩子都很喜欢这本书,而对孩子同样的发问,我也毫不犹豫地说:我爱你!所以我也从来不会用“我爱你”这件事去要挟孩子去做任何事。
我想这就是生命的至尊状态。生命是高贵的,由于生命的高贵,所以生命浑然表现出来的能量就是爱。
什么是自由?
蒙特梭利说:“自由是一种籍由教育的帮助,而使潜在的导引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b>
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帮助和潜在。不是控制和建立。
父母们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得好好培养,怎么培养?那就是本不是教育行家里手的父母们任行其道了,所以那篇叫做《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的文章能火遍网络,在控制范围特别小的区域内,孩子只能长成那个样子,就像你的样子,很可能还不如你。
我们常?;崽嚼先嗣撬担何颐悄鞘焙蛎谎Ч裁唇逃б膊欢趺唇逃⒆樱灿心敲春⒆映沙の判愕娜?。
其实,这就是自由能造就孩子的关键所在,我们的爷爷奶奶辈家里孩子多,物质匮乏,大人们奋斗的目标大都是怎么填饱肚子,怎么把孩子养活。
恰巧这个空档期成了孩子们自由期,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孩子没有太多约束和控制,反而成长为真实的自己。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他的大脑头骨还被科学家们保存着研究着。人们一直在研究他的大脑构造是不是和普通人不同。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它和普通人的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真正的差别在哪儿呢?在他童年的时候,他和其他儿童不一样,周围的人们、老师们说他患了孤独症,认为他弱智,没出息。恰是这样的不关注不控制,他得到的自由成就了他自己。
当孩子拥有了爱和自由,我们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这时候规则就成了那个平衡点。
什么是规则?
我们上班有工作准则,上学有行为规范,这些都是规则。
但规则一定不能成为权威和管制的武器,不然,结果会适得其反。
最好的规则运行状态就是没有人独自掌握,权杖和判断的标准掌握在规则范围中的每一个人手里,一种公开的监督。
通常,我们也会制定规则,但大多数父母的规则只针对孩子,比如大人可以打游戏而孩子不可以,大人可以玩到很晚孩子也不可以…
可是这些不可以孩子长大了都会去想办法让它们变成可以,因为这些你可以而他不可以的对他来说才是致命诱惑。
根据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有弹性的规则,并且在情景中进行,让孩子成为在这个规则中的主人翁而不是被控制者。
规则可以使孩子拥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拥有安全感,使孩子有序地和环境与他人相处。
当我们给予了孩子爱的营养,自由的空间,孩子就不会浪费精力去讨你的爱和欢欣,想法设法得到你的赞美,也不会想尽办法去挣脱你的控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命的大部分精力就会用来创造和形成自我。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生命有一个本性,就是他需要按期自己的意愿来思考,来行动,来成长。
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的意愿,也完不成自己的意愿,就是因为我们自我还不够完善,不足以撑起探索生命意义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