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敏捷开发修炼之道》
不管路走了多远,错了就要重新返回? ---土耳其谚语
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探索未知领域,在大量成本投入之前先确定其可行性。知错能改,在事实面前主动承认自己的多有错误。自我反省,经常编码实战,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敏捷开发就是在一个高度协作的环境中,不断使用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反馈。
有意识的修改代码: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重新设计部分代码改善代码质量。永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束。
优秀的程序员遇到bug会挖掘更深一层,尽力去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会想明白会产生什么其他影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灾难是逐步演化而来的,一次又一次的快速修复,每一次都不探究问题的根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危险的沼泽地,最终会吞噬整个项目的生命。
不要孤立的编码
消极扼杀创新? 你不需要很出色才能起步,但是你必须起步才能变得很出色。
亚里士多德:能容纳自己并不接受的想法,表明你的头脑有足够的学识。
每天结束的时候,测试代码 提交代码 没有残留的代码
测试驱动开发? 专注与单元测试? 测试先行可以改进设计
文档:注释? 代码阅读次数要大于编写次数 保证代码的可读性? 付诸于良好的习惯以及注释精确。但是注释不能替代优秀的代码。
增量式编程:
可以精炼并结构化代码 留心可以改进的微小方面--使其变得更易于测试 持续做一些细小而有用的事情而不是一段长时间的编程或重构。以此来保证测试的正常进行。
保持简单:
当你觉得所编写的代码没有一行是多余的 并且能够交付全部的功能时,这种感觉就是对的。这样的代码容易理解和修正。
编写内聚的代码:
类需要遵循内聚性。让类的功能尽量集中 让组件尽量小? 避免创建很大的类或者组件 每个类或者组件只做一件事并且做的很好。这样代码易于修改,因为类和组件的责任清晰。
通过替换代码来扩展系统
记录问题解决日志---有效的重用你的知识和努力---养成每日日志的习惯
养成代码复查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