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
这节课讲的居然是什么“原始人的居住方式”,真是无聊透顶了。我于是在课桌下偷着刷化学作业,模模糊糊地听见投影上放的视频里,传来几个不连贯的“巢居”、“原始居住”、“半楼式结构”。嗯,还是化学练习册上的“碳纳米管”、“轻型钢材”比较有意思。
不经意间,我抬起头,厌恶地瞥了一眼打断我做题思路的“噪音”。恰逢视频里的卡通小人直勾勾地看向我,对我露出了个不怀好意的微笑。他朝我伸出手,还不由得我反应过来要挣脱,我整个人已经被他带进了视频里那个神秘的世界了。
身旁是一片漆黑,只有小人的声音在耳边萦绕。他说:“看起来你对原始人居住的房屋不是很感兴趣嘛!那就跟我来吧!”
“去哪?”我问。
“未来?!彼抖そ靥??!按闳タ纯次蠢吹姆孔?。”
我疑惑又惊惶地握紧他的手,他却面不改色:“对了,我叫冯蔚。我们到了?!?/p>
冯蔚带着我走进了100年后的这个世界。我惊奇地看着四周的景物,看着没有轮子的汽车在毫不宽敞的马路上却秩序井然,看着街上的行人在艳阳的无情炙烤下却毫无燥热之感,看着路边的快餐店打着“可供应任何美食”的招牌。我惊叹到:“天哪!衣食住行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到这儿,我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村人一样了?!?/p>
冯蔚不经意地笑笑:“如今,为了把阻力降至最低,我们的无人驾驶汽车和公路路面都使用了高润滑的聚四氟乙烯材料,车轮不复存在;近百年来温室效应急速加剧,科学家们研发出带有热敏电阻的能自动控温的衣服,无论在哪儿都跟待在空调房一样舒适;至于你看到的快餐店招牌,则是运用了万能食品加工机器人,通过电脑编程,能够制造出任何美食?;褂邪?,你的表述错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农村人’了。所有地区都已经走向城市化。”
我若有所思。可举目四望,除了“衣食行”,好像并没有发现一处拿来“住”的房子呀!取而代之的却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冯蔚仿佛看透了我的疑惑,他拉着我的手,带我走向了那万千大树中的其中一棵。
与我的想象大有不同,这些参天大树并非真的是“树”,而是人们居住的“房子”!我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个世纪后的人们居然像原始人一样住在树上?太好笑了!简直就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嘛!
冯蔚拍拍我的肩:“叫你不好好听历史课!这你就不明白了吧!我在视频里介绍巢居时,说到由于南方湿热多雨和多山密林的气候,原始人想到可以住在树上,适应环境,构木为巢。这种房屋的构造便是用到了你刷的化学题中的‘碳纳米管’以及‘轻型钢材’,构造出大树的形状,令房屋的架构稳固又不失优雅。我们这种房屋,恰恰是将先人的智慧和现代的新科技结合了起来,构成了‘第二代’巢居!”
不得不说,这样的“房子”,从外观来看还是很有新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走进这“第二代”巢居。
我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用我的所有感官感受着这新奇而又“古老”的房子。倏地,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猝不及防地闯进我的耳膜,接着是哗啦啦,大雨倾盆。这时代,雨真是说来就来,我赶快跑去想要帮冯蔚关上窗子。可当我跑到窗前时,却惊奇地发现窗子已经是严丝合缝地紧闭着了。窗边的介绍说明书令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利用新型科技设计的自动化智能窗,可以通过窗顶的感应装置和窗子外侧的探测器监测天气,当遇到下雨,无需人手动的控制,窗户便可以自动地关上;而雨过天晴后,感应装置传输信号,窗户又能够自动打开。同时,室内的感应装置也会配合工作,实时监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及流通状况,及时调整窗户打开的大小,保证室内空气洁净充足。这样的窗户真是为这新型巢居添了几分光彩呢。
看着我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冯蔚笑了笑:“你怎么不好奇,刚刚在打雷之前,为什么没有看到刺眼的闪电呀?”我这才想起来,好像的确没有看到闪电。我不禁心生疑惑。冯蔚接着说:“这都要归功于新型巢居的照明装置。通过在屋顶安装的光敏电阻对自然光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并以极快的速度将信号和指令传输到室内的照明设备上调整室内光亮,误差只有0.01秒,再加上人类的视觉暂留,就基本上察觉不到闪电这样微妙的变化了?!蔽疫踹醭圃?,未来的人们也不再会受到闪电的惊吓了。
不久后雨过天晴,我却发现脚下的房屋在转动!原来,新型巢居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向日葵房子”。这是因为它可以根据太阳所处的方位自动调整房子角度,时刻保证房子有最佳的采光。这样,房地产商也就不再能用“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来做噱头了,因为“向日葵房子”是每个方位都能遍及的。
冯蔚还告诉我,这座智能的房子里的一切,都是靠“物联网”实现的。物联网技术也凌驾于我这个时代蓬勃发展起来的5G通讯技术。有了物联网,人们可以尽情“享其所想”。
我无限惊叹于这座未来的新型巢居,在巧妙借鉴古人智慧的同时,又发展出了许多满足人类生活所需的新型设备。100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渐渐得到了满足。我欣慰地环视着这座房子,感谢地望着带我来到这的冯蔚。
正当我历史课做化学题的时候,恰,冯蔚来。
恰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