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急切地敲门,说妈妈快开门,这个声音和以往不同,带着些焦急,我不得不停下来对话问他怎么了,他说“小兔子死了”。
我犹豫了一瞬间还是跑到阳台去看了一下,失去了生命的小兔子躺在那里完全不似平时睡着的模样,就这样生命终结了。
昨晚婆婆把它放在了阳台,窗户我打开了一个缝隙,这个时节的杭州温度还是有点低,感觉很有可能是冻死了。
它的名字叫萌萌,一开始我并不想买,因为这是一个生命,是要对它负责的,而兔子的生命很脆弱,但是儿子喜欢,便也满足他的需求,不养着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儿子给它起名叫萌萌,因为它白白的很可爱,很萌。
当我从萌萌死了的事情中回到对话里,我突然觉察到自己的模式:兔子,因为是生命对它有责任,担心养不好便不想去养,不去承担这份责任就啥事也没有;管理是责任,因为担心做不好而干脆回避,不去承担更大的责任;爱也如此,因为担心受伤干脆就不付出爱,不爱就不会受伤。
生活中处处是学习的地方,当我说出来这段话,教练很惊讶我能从这一件事情中觉察出来这么多。她也鼓励我换一个词去看待责任,我突然想到了——贡献。
当我想到这个词,我瞬间轻松了很多。责任让人有压力,而贡献让人满足。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做点什么的冲动。
在后面的对话里,我意识到我对于责任的看法。别人经常评价我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而责任心是很容易把一个人绑架的,到最后变成我要满足其他人的要求或标准才可以。
当我这会儿停下来,我觉察到自己负责任的背后有担心别人评判的部分,而更多的还是自己本身想要把它做好的成分,但责任让人感觉沉重,我愿意用另一个词“贡献”去看待自己对于团队或组织的价值。
我想要更多的绽放自己,帮助他人。在教练的一次次提问中,我觉察到,过去的我总觉得我要取得一些成就、做成一些大事以后才能帮助别人,我意识到便发现这是我的一个限制性信念。
因为我知道帮助别人,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到别人,而我自己也能从中得到满足。
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原来那是一个能感受到安全、自由、贡献、幸福的样子,我看到了它的模样。
回到现实中,我终于意识到:我们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中收获了什么,而所有我们在做的事情都是帮助我们抵达彼岸的工具。
意识到这一点,我突然感受到一股神奇的力量,那是和自己的内在世界连接的碰撞,是发自内心的渴望。
我们之所以被外界裹挟,是因为没有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便会很在意外在的收入、职务、平台等一切可量化的标准,很容易陷入到琐事中看不清楚方向。
当然,我承认这些也很重要,但没有自己的内心感受更加真实。教练让我用一个词来总结这种感受,我便想到了臣服。
时隔一年,再次提及臣服,我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顺应生命之流,到现实中去解决现实的问题,对生命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