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李染从艺校表演系毕业后,和男闺蜜在创一代父母的支持下开了一家服装店,做自己的品牌服饰。男闺蜜达哥是原创设计师,李染则因为容貌出众,身材姣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自家网店和实体店的试穿模特,吸粉无数。后期,她也自费到一些国外秀场取经,顺便为自己的品牌做推广。
赴李染的下午茶之约,她告诉我,感觉这段时间生意停止发展了,一直卡在一个状态,止步不前。之前设想的分店计划,走上国际等都成了缥缈的愿望。她反复提到一句话令我十分耳熟,「我已经付出很多了,真的,可就是感觉拿不到我想要的那个结果?!?/b>
多么耳熟的一句话呀,我自己曾经说过,有几个来咨询的朋友也说过这样的话。
我想,我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但是我仍然选择暂时忘掉内心的判断。为了引导李染自己找到原因,我只是提问、聆听,提问、聆听,再提问、再聆听。
我问这些问题:你最初想要的结果具体指的是什么?你为什么那么想要那个结果呢?中途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什么?是什么动力支撑着你?后来怎样了?那个时候你每天都要做些什么才能保证正常运行?那样的状态持续了多久?你从中得到哪些收获?做过哪些思考?现在你每天都是怎样度过的?”……
一箩筐问题后,李染说得越多,离她的答案越近。最后,果然像我开始预测的那样——秘密就在她现在的时间表里。
创业初期的李染,拥有着打鸡血般的专注,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统统在思考和运作生意。这种「工作迷」的状态曾一度让她成为朋友圈里最励志的「富二代」,当然,还为她在近两年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获。
尽管从后来的聊天里我大概猜到了目前李染陷入停滞的原因,还是希望她能够通过自己清晰看到而产生主动的改变。于是我和李染约定做一周的时间统计。方法很简单,有一位叫做「柳比歇夫」的厉害人物曾56年如一日地使用这种方法而创造了辉煌的跨界成就。
我使用的时间统计法主要是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从早晨起来,做每一件事都注明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真实准确为原则??梢允褂盟嫔砑鞘卤净蚴只茸魑锹脊ぞ?。
第二步:一天结束后,计算出每件事的耗时,并标注在事件旁边。
第三步:统计,对照分析时间耗费的情况,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
柳比歇夫做时间统计时,他认为,浪费时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做了不该做的工作;做了应该由别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犯了过去犯过的错误;开会和处理人事关系时间过长等等。
第四步:坚持每天记录(至少一周),每天总结,每周总结,每月总结,每年总结。能够清晰看见自己每天真正有生产力的时间是多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包括和什么样的人相处(如果你也相信选择同伴的重要性)。
第五步:反馈阶段——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浪费时间因素的计划,以及达成目标的计划。并反馈于下一时段。
你没听错,就是这样机械的、看似麻烦的时间统计法能够帮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付出的努力。
李染认认真真地记录了5天就按耐不住又约我见面,告诉我她的重大发现。虽然只是5天,但她发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几乎都是这样把这5天的日子重复着过,很多没有什么效益的事情成了她的生活惯例,早就习以为常。
「这两年真正用在生意上的时间每天不到1个小时。也就是说,我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是把过去那种努力的状态在意识里拉扯到现在,自己骗自己“我很努力”,但事实是,我现在每天仍然忙活着许多事情,却都是一些舒适的、产生不了什么绩效的事。」李染一股脑儿全盘托出其实她早该意识到、只是尚未承认的真相。从未有过的清晰重新给了她改变的动力。
我帮她一起拟定新计划,这一次,时间统计法仍然可以起到监督计划执行的作用。她决定在开始新计划的头三个月继续使用时间统计法,这样,当她想偷懒、刷手机、葛优躺的时候,一想到这一笔时间账得记录在案就立刻消灭掉这些偷时间的「专注力病毒」。
我自己也是时间统计法的受益者,并把这个方法推荐给许多朋友。一位做营销工作的朋友通过14天的时间统计,发现自己花在刷手机、看小说的时间居然高达平均每天4个小时,三天累计听行业指导类CD不到25分钟;?一周内,看行业所需知识书籍累计不到40分钟,向客户展示商业计划仅有一次。
我跟他开玩笑说,「如果我是你的老板,早就把你开除了!」他也自嘲,「是呀,我们这种每天把自己包装得光鲜亮丽,把别人的赞美当饭吃的『社会精英』,那些个小聪明在掏出自己的时间账本时瞬间在光天化日下原形毕露,原来自己是这么个东西!」话音刚落,我已然注意到他眼神里充满着让改变发生的决心。
你还在问「我已经很努力了,可为什么就是没有结果」这样的问题吗?会不会,你也活在自己在大脑里构建的理想状态中?
从这一刻开始,给自己一个时间账本吧,诚实地记录每一笔时间开销,你会听见「转变」就此新生,你可以活出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