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lutionary Village in my impression# 中国的村落是不是走向衰落呢?答案,他确实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下渐进地凋零了。这个过程的主要驱动力,是“城乡工资差距吸引力”和“农业种植低生产效率”。无论我们怎样舍不得这个曾经见证了童年的地方,但城市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处于一个比乡村更重要的地位。
四川像其他如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云南、贵州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一样,成百上千万的劳动力,通过各种熟人网络迁徙到其他沿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务工。
在第一批外出“农民工”的标签下,中国社会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现象”。我们可以容易地预测到,这个特殊转型社会现象将会慢慢消失,而成为只属于生于90、00年代儿童的记忆。
人口更新一般是依照二十年为周期,尽管中国人群预期寿命从40-50岁延长到了70+岁,但像我的祖父母辈群体就全体进入了老年期而零星地存在着。
几乎绝大多数第二代“迁徙群体”都愿意留在城市的制造业、服务业领域,毕竟农村的种植业、畜牧业在薪酬上的吸引力在猛减,更不用说,城市所能提供给孩子的巨大“认知空间”和“教育、生活便利度”。
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实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流动,现在,确实泡沫基础上的畸形房价成为人口流动的藩篱。尽管日渐在城市里高昂的生活成本,第二代乃至第三代迁徙群体依然愿意驻足在人来人往的小空间城市,原因就只有一个——“更多的机会意味着更好的生活选择”。
而对于“第一代迁徙群体”往往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们依然未能较好地把自己融入工作过好几十年的城市,因此待到他们不能够在城市继续参与能够获得报酬的工作时,就陆续从城市返回到那块浸润着汗水的土地耕耘。
在我所在的村子里(摇石山村),没有一个超过17岁的年轻人会在非春节期间返回家乡,他们要么外出求学、要么外出务工、要么远嫁他乡。村子里的第一代迁徙群体通?;岚驯仙鄣牟聘?,用来在靠近村级公路处通过占据农业用地修建“楼房”。
毫无疑问的部分是,一旦房屋新居落成之后,他们就只能把新房锁起来再前往外地务工。在我的有限的印象中,村子里大部分群体都盖上了二层楼房,只不过房子的周围都只有高挑的杂草萦绕。
村里之前的房屋散落分布于丛林里,后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将房屋集中修建在交通方便的某一处,屋中无人的建筑物在公路两旁看着汽车络绎不绝地驶过,留下来的当然还有那一抹抹泛黄的尘土飞痕。村里唯一的小学已经“破产”几年了,可能是艰苦的条件导致年轻的教师慌张引起,也可能是没有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早早辍学外出务工所致。
在21世纪前几年,村子里的大多数群体都倾向于向广东、上海、北京三地迁徙;等到了最近的几年,他们开始向四川的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群迁徙,而且也倾向于在那边置产、养子和赡老等。
村子里的大部分群体受教育程度都有限,可能主要是与上个世纪穷困潦倒的经济形势有关,这使得大部分人对“经济政策”、“宏观环境”、“商业逻辑”等缺乏理解。村子里的创业气氛很淡薄,大部分人主要做点蔬菜、谷物买卖的小本生意,主要还是由于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恐惧,从而让他们蹑手蹑足以致于迟迟不敢行动。
村子里群体的婚姻对象,开始从本村、本乡、本县扩展到他县、他市、他省,主要得益于交通、通信的便利度大大提高了。村子里自从土地承包制度实行其,就彻底失去了合作制度形式下的任何合作机制(集体修公路、修水渠除外),这也就注定了“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合作金融”很难在村子里生根发芽。
之前,村子里的“大男子主义”较为盛行,毕竟在农耕时代里男子始终更具有生理优势,经济支配权主要被掌握在男子手里,从而让女性在经济上成为了男性的附属物。随着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独立性的提高,女性在村子里拥有着与男性差不多水平的社会地位,不过这也导致了村里离婚率水平的上升。
村子里有些男子因为各种原因而匹配不到合适的对象,直到他们的三十多岁到来时,他们可能在外出务工时与贵州女性相识相知再领回家结婚生子。
如果这些男子并没有在经济上给这些贵州女性多少实惠,那么被领回来的勤劳肯干的贵州女性也可能逃跑而失去影讯,这自然造成了此类家庭的子女心理受到阴影。
村子里的圈子很小,甚至可以用狭窄来形容,不过,这里的人群个个都比较热情洋溢,不管是不是认识你,但可以邀请你去家里吃一顿便饭、喝一杯清茶。
中国大部分村落都至今保留着"家族群"的影子。在我曾经成长的村落(摇石山村),每一个"姓氏"的家族群总是聚居在一个空间,这样有利于氏族的管理和与他族打交道。
那边有,"李氏"、“何氏“、“高氏”、“王氏”、“徐氏”、“文氏”、“吴氏”、“高氏”、“赵氏”、“杨氏”、“黄氏”等主要族群,他们聚居的地方也以该姓氏为命名方式,如“何家边”、“王家垭”等。如果追溯这些氏族至前3~4代,那么他们都就只有一个共同的先辈。
因为19-20世纪中国乡村的人均预期寿命较短,所以很多人较早就因疾病或饥荒战乱过早夭折了,导致每一个家庭都不得不多生育几个小孩来最大程度保证存活率。
我父母那一辈都不得不接受“父母婚约”的强制社会系统,婚姻也主要发生在熟人圈子的衍生圈子里,不过交通的不便和通讯的落后使得婚姻主要局限于同村、同乡之间。
这个地方,还在不断进化,我想,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已经不知这里的“所云”,但这就是不同的“人生”。
赚钱干什么?为了生活得更好。赚钱本身会让生活更好吗?大部分群体都亲身体验到“赚钱会流汗出血”,所以不认为赚钱本身会让生活更好,不过赚钱过后所得到的结果会让生活更好。
赚钱本身给生活的痛或苦是赚钱的个体承受着,但赚钱过后得到的结果会让依靠这个赚钱个体生活的他人过得更好,所以赚钱是否能够让这个赚钱个体生活得更好,需要看看这个个体是不是会因为依靠他赚钱而让他人生活得更好,从而他自己也就生活得更好。
有没有赚钱本身就让生活更好?有,那就是把赚钱当成那个能够承载赚钱的载体的副产品。比如,吃饭吃得多可以赚钱,那你也有一个吃饭极限在前面,那极限之后赚钱就会成为对生活不好的事物了;
然而,若他人吃撑了自己做的饭而为此感到生活更好,那赚钱本身就只是作为让他人吃撑自己做饭的这个会让生活更好过程的副产品,赚钱本身就是会让生活更好的过程了。
老了就会死亡,对死亡恐惧吗?大多数人会恐惧死亡,因为死的过程是会痛苦的。那有没有人享受死亡的过程?有,他们看不到活着的希望,从而对活着的那个未来充满恐惧。活着有时是会让人恐惧的,死亡也是会让人恐惧的,那有部分人会选择逃避恐惧的活着方式——“隐形人”。
当你老了,不能动了,那死亡随时都会来临,可是此时活着的盼头是什么?当大多数群体都把“小孩”当成“亲爹”来叫(宝宝),而把“亲爹”当成“隐形人”来待,那在养育小孩过程中,会不会因为培养失败而自己最终成了“隐形人”?
我想,人越衰老,越需要为自己的价值而活着,这样就脱掉了隐形衣变成了真正的"人"。
**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络:xiwangzhixing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