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名家曾都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写作者,他的主要写作地图是在20岁之前就已经构成,此后的一生不过是在重复他的童年和少年。
如此想来,我的童年少年都是在老家农村度过,以及后来去沿海服装厂打工。
我是个记事特别晚的人,也许是有意从脑海屏蔽那些不痛快的记忆,据说人是有选择性记忆功能的。
对于少年时代,我的脑海里记得最多的就是我门口的姐姐,她比我大6岁,我喊她小姐姐(霞姐),她是家里是老小,上面有三个哥哥,所以我们就喊小姐姐。
她父亲(我喊大伯)是我们村的村书记,也是被村人特别拥戴的村干部,他是把“做人民的公仆”践行到极致的好干部。
(我们村庄都是姓齐,都带点亲戚。)
小姐姐出生在这样温暖的家庭,她性情温婉平和,爱说爱笑,记忆里她有一头瀑布似的长头发,犹于当年潘婷和飘柔广告代言人的头发。
大哥哥考了大学分配在外地做工程师,二哥和小哥快中学毕业后在外打工,他们家里提前盖了五间砖房。小姐姐一个人住新房,我就去陪她做伴。每晚吃过饭,我就去陪她睡,刚好我家几间土坯房比较拥挤。
我们一起聊天,一起看电视,那时我读四五年级。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和小姐姐相处算是最多的人,犹如是亲姐妹。我陪了她有两年多时间,有时候晚上去他们家还有一点好吃的,现在看来都是很不起眼的一些东西,在那个时候却如获至宝。
我五年级小考的时候,小姐姐给了我一张绿色两元的钱,这钱对于当时的我算是很大的一笔零花钱,时至今日都记得当时的激动心情。
小姐姐她上学时语文很好,但是她不爱读书,小学考试的时候特意把作文只写个题目,不写内容,就为了不想上学。那时的农村氛围对读书都不重视,尤其是70后的女性,只有极少数人会进初中,那年代初中还得考进去,一个班只能升几个上去。到我这届才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在我的印象中,小姐姐在我们镇上做鬃好多年,就是猪毛做成的刷子头模样,做好了齐齐整整的,一轧扎的,镇上有不少这样的厂。
小姐姐每天和同伴一到,骑着自行车去镇上上班,有好几年里,她们三个同事每天穿同样服装,从头发到皮鞋,袜子,哪怕是衬衫的蝴蝶结都是一模一样,成为我们镇的特色风景。
她们也被大家为镇上的“三朵金花”,直到我读初中后,还有人谈论起这事,我骄傲地说,三人中,其中有个是我的姐姐。
在我的豆蔻年华里,我常常很羡慕她们,觉得可以挣钱,可以穿得体的衣服,可以那么潇洒。
晚上去小姐姐家,有次她拿出新买带密码的包给我看,那时候很流行那种女士带密码的包,有段时间还流行用墙上的纸壳折成皮包,像个扇子好几隔还可能收起来。
小姐姐偶尔也问我学校里的事,有时她会带我去庄里她那个年龄的人家里,那家刚买了收音机,还能录音,他们就在那一遍遍地录音,那些年杨钰莹的歌很火,还有《九月九的酒》《女人是老虎》《萍聚》《把悲伤留给自己》《执着》《花好月圆》《爱江山更爱美人》,我常常听他们唱,小姐姐也教过我唱,只是我没音乐细胞。
正月初一,我们那里流行登高望远,她同朋友们一起去爬山,我也跟后面去过,那天我还喝到了“健力宝”,那滋味简直是太幸福美妙了。
记忆里,我就像是小姐姐的跟屁虫,在那些清贫单纯的岁月里,我们互相取暖,不,是我在靠近温暖,获取光和能量。
我初一时,二哥回老家开始搞小加工厂,就是烘啤酒瓶上的套子,比如“新威狮啤酒”,“青岛大理啤酒等,小姐姐也回来帮忙。我家姐妹周末就去他们家打临工,干一天足够一周的开销,若有大人请假,我周末一天就可以赚八块钱。我妈那时可开心了,觉得她女儿这么小就能赚钱,还不比其他大人的少,早上烧好喊我们,中午送给我们吃。
小姐姐那时在厂里负责切啤酒套,每天晚上统计大家的数量和记账,二哥负责业务发货,厂里都是本庄和附近的中年女性,那时就近能有变现的工作,大家都无比珍惜。
那几年最受益的应该是我们家了,让我们姐妹小小年龄就有机会能减轻家庭负担,一个暑假就能挣够足够的学费。
二哥的加工厂办了三四年,每年夏天忙几月,其他时间没有活,我读初二时,二哥结婚成家,小姐姐也谈恋爱了,我就没有再继续陪伴,当我辍学在镇上学裁缝时,小姐姐已结婚生女。
我奶奶常说,这门口人,你霞小姐姐算是很贤德的姑娘,周围人她评价都是极高,小姐姐说话做事让人舒服得体,男女老少都很喜欢她。
不像有的人家,看我家很艰难,就是各种不屑,从他们家门口跑快了点,把她家鸡冲散了就是破口大骂;朝他们家果木上看看果子,也是一顿指桑骂槐,只是出于那个时期的孩子的本能而已。
回望过去物质贫瘠的岁月,小姐姐是那段时光里最重要的存在,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她让我知道了平和美好,柔软与慈悲。
在我去福建打工的初始几年,同事说谁谁好看,我总觉得没有我小姐姐好看,还时常在梦里梦见她,她是我年少最初看向社会的窗户。
时光的列车呼啸而过,如今我的女儿已是当初我陪小姐姐夜宿的年龄,她的女儿妍妍已是一名大学生,恍惚中有种前尘往事的感觉。
我上月微信同妍妍说有空来玩玩,怕她觉得有代沟,只是偶尔过年碰个面,平常也没有太多交流,没想到她很爽快地答应了,还提着很多水果。我说你还是学生,不用这客气啊!
她文科很好,初中就常在校报和其他媒体发表文章,不愧是桐城文都的人,她现在学的是汉语语言。
我送给她我写的书,写上妍妍侄女:学习的苦是暂时的,不学习的苦才是一生的,大姨”。希望她好好读书,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聊天中,看得出她很有想法的孩子,情商极高,在学校学生会帮做管理,参加过很多大型比赛,对未来也有自己的规划。
“你妈把你教育得真好,以后我女儿有你这样说话做事就很知足了?!?/p>
我妈还说大姨你厉害呢!让我多学习。我爸有次喝酒了对我说,妍,你以后要做个有抱负的人,你要尽力把桐城文化宣传出去……
“你爸还这么有情怀呀,你坚持写作,再慢慢发展,积累功底和影响力,你就是在无形中宣传家乡呀!或大或小而已。如果可以,你以后最好读个研究生,不要局限在小地方,研究生去一线城市或者苏州,南京,杭州这类城市,它会打开你的思维,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p>
前天下午,我带侄女妍妍去了头马演讲聚乐部,希望她多接触些有梦想,有能量的优秀伙伴们,提升思维眼界,她的上台自我介绍,游戏环节,她表现得都很不错,在学生会里锻炼过是不一样。
我在微信小群里,同我妹妹说,妍妍年纪没多大,还真是落落大方,挺会说话的,文笔也好,让我挺惊讶,以后肯定不得了。
临走时,送她几本书,嘱咐她多看看书,多结交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们,靠近优秀的人,学习不同的优点,你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