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份,意味着距离2018年结束只有90天左右的时间。翻了一下自己在元旦那天写下来的新年计划,一共四项,跟学习、运动、阅读、理财有关:
一、考某一级证书;
二、瑜伽多少次;
三、看书多少本;
四、消费控制在多少金额内。
结果,四个大巴掌,啪啪啪啪打得很是响亮。做计划的时候取笑自己说,不能连打脸的机会都剥夺了?;辜堑玫笔蔽⒉┥嫌懈鐾己芏嗳俗?,说2017再见,2018请对我好点。这句话颇有点祷告的意味,也不知这句话是想对神,佛,还是对时间说的?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大多数人三个月后会发现,当初的祷告并没起多大作用吧。
我开始思考这个“新年做计划”的行为,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总爱做这样的事情,而又总是做不到?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们更靠近自己的目标一些?
一
每年开始,大多数人都会给自己建立一些目标计划,像个俗例,我也不例外。一方面是跨年了,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但过去一年自己好像没有做什么事情。回想起白过的一年又悔又恨,心中充满不甘心。于是踌躇满志,决心痛改前非,干脆来个大改革,明年的我必须比今年的我优秀!于是,想象着希望自己明年做到什么,学习、运动一样都不能落下,那是新年计划呀不是,越完美越好,于是读书多少本、跑步多少公里一一都列上??墒侨ツ瓴⒚挥凶稣庑┭剑茏龅铰??管它呢!这可是新年计划呀不是?
这样的做法,跟过往一次次的懊悔后遗症一样,是自己用来“欺骗”自己的行为,属于自我安慰。就像是受伤了需要缠绷带,这一刻懊悔的心被以前不作为的自己伤害了,也需要涂药?;叵胍幌?,除了新年计划,是不是还有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的“努力计划”?而且计划做得越多越完美,就越能安慰自己,这时候大脑会被欺骗,产生一种伤口很快就好的错觉,而计划到底能不能达成,对大脑来说根本不重要,它已经成功地自我麻痹了。
需要先意识到这属于一种“应激行为”,我们才好对症下药——不管自身的真实情况,一直以来有没有读书运动的习惯,为了安慰自己,明年的计划全都安排上。
二
除了一年计划,有没有试过做三年、五年计划?我试过一次,很久很久以前做过的职业规划。做长期计划不仅是难,而是几乎不可能准确。这个时代变化这么快,怎么有这个自信准确预测三五年后的自己?除非对自己有充分的理解,可以试着做一年计划,并且还可能有很大程度的不准确。我们要接受一个现实是,时代变化太快,目标规划是需要不断修正更改的,除非你完全不成长,想象一下,被三年前的自己支配的恐惧。难道一个人三年内见识会完全没有成长,还按照三年前的自己做的规划活着吗?正因为时代太快,我们的变化也太快,可以做一个假设,自己完全按照计划执行,那我们必然会有很大的成长不是吗?说不定不到半年,就发现自己当初所确信的事情是错的,还忍不住嘲笑怎么当初这么无知呢!
因此,第二点需要意识到在不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长期计划不可控,难度太大,失败率也太大。
三
有了以上两点认知,大多数计划是用来自我安慰的,不考虑后果的;长期计划控制难度太大;拒绝再做这样傻的行为,只要有心,不必等到新年,现在国庆也是个好日子,也不一定非得做一整年的计划。
对比起新年做的一年计划,一个月、两个月的计划更加可控。试着每天开始做记录,这是我现在实操的方法,效果不错。不需要记录每件事情,只需要记录自己学习/运动(自己想提高的项目)以及花费的时间即可。比如:阅读某本书-1小时。建个Excel文档,记录下来。就这么简单。一个月后,对时间的花费情况大概就能了解,于是就能知道自己的极限能到哪里。一开始以为每天能学习3小时的,可能实际操作下来,只能完成2小时。如果不记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过度安排。不合理的计划,除了能带给我们痛苦,还有什么?原本定计划两周看完一本书,发现实现有困难,就适当延长,反正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
当我每天记录下来,并且不断调整计划的内容,会发现每月计划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同时最好能每天做点记录,几百字一千字都可以,这个的好处实在太大。没有什么比文字可以更加证明我们曾经过过的日子。
新年计划亦是如此,那只是给自己指引一个大方向,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的习性,按平时自己就是那样做的去规划,而不是一拍脑袋就想新的一年马上就能改头换面。想清楚明白了,相信2019的新年计划肯定不会再是啪啪啪啪四大巴掌。
20181004
by 林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