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陈荣捷先生,是在2008年11月。当时江门市召开“纪念陈白沙诞辰580周年大会暨陈白沙与宋明理学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的郭齐勇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提醒应该关注另一位五邑哲人陈荣捷先生的研究。
会议之后,我开始搜索陈荣捷先生的相关资料,了解到他的生平。陈先生(1901-1994)是著名美籍华人哲学家,在美国弘扬中国哲学六十年,为儒家思想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誉为“北美大陆的儒家拓荒者”。还被亚洲研究协会(the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授予“1992年度亚洲研究杰出服务奖”,授奖辞称赞他:“就向西方传输中国学术传统而言,无人堪与之匹敌?!?/p>
在看资料的过程中,我被有关他的两个故事深深打动。据说有一次,他应邀到佛蒙特州北部的一所大学演讲,在前往途中的公共汽车上,旁边坐着一位当地农民。那人跟他聊天,问他是不是洗衣店的小工,陈先生微笑以对,不置可否。
可那位美国人并不罢休,继续问他是水洗(wet washing)还是手洗(hand washing),陈先生回答:“都不是,我是洗脑子的(I do brain washing)?!?一语道破身处海外的中国人,处境艰难;而作为学者,又身负使命。
另外一个故事是陈荣捷研究者崔玉军先生的亲身经历,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自己的汉诺威之行。他说从两件小事,可以看出陈先生在当地的影响深远。
一是他去陈先生工作过的达姆斯学院搜集资料时,受到了热情的招待。据招待他的白教授说,“在汉诺威,凡是了解中国的人,凡是讲中国话的人都欠了陈荣捷一份情。汉诺威只是美国东北方一个弹丸之地,不象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但是你在这里看到那么多讲中文的老师和学生,要知道这都是拜陈教授所赐。陈荣捷教授为达姆斯学院建立了一个中国文化教育的传统,我很荣幸成为这个传统中的一员?!?/p>
另一个最富戏剧性的故事,是他所住汉诺威酒店(HanoverInn)的总经理听说他是因为陈荣捷而来,居然慷慨地决定免除驻店的所有消费,只因“陈教授是汉诺威的人,所以你是我们的客人!”
可是,在陈荣捷先生的故乡,知道他的人却廖廖无几,这为我探访陈先生的故居,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也平添了许多感伤。
为了找到陈先生的故居,我从他的《自订年谱》和《口述自传》,发现了两条线索。一是他在1901年8月18日(阴历7月初5,寅时),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三江乡南溟村;二是他父亲曾参与新村的建设,但没提供具体的地理位置。
陈先生在口述自传中说:“我们的村子在一个四面环水的大岛上,是七个村子中的一个,都是来自同一祖先的陈姓人,在那儿居住了约八百年。我们村大约有十条直直的巷子,每条巷子有十或十一套房子,那时已经算是建得很紧凑了,没有多余的地皮,但人口却在增加,中国的风俗又不能在房子上再加层数,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建一个村落。因此富户便请风水先生选了一处地方,但那是一个低洼地,得从几里外的顺德运沙来填平。父亲自愿负责督办填沙与建房的工作。他在这件事上费了近十年的心血?!?/p>
我曾向当地的侨乡文化研究专家请教过,可是没有人知道陈先生是谁。当我提到他出生的地理位置,有一位专家给我提供了一条线索,说那个新村应该就是宝源坊。不管是不是,总得亲自探访一下才知道。
于是我找到一位家在开平的学生,请她充当翻译和向导,开始了探访之旅,那是2009年2月底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
我们先是坐大巴车去到开平车站,然后一路打听,去到了宝源坊。看到宝源坊的一瞬间,我被震撼了!虽然外表看起来有点破败,但我从没见过这么规划整齐和壮观气派的村庄。
从《宝源坊修村纪功碑》可知,宝源坊建于1915年,由旅美华侨陈缵庭招股,南溟村以及台山三八等地的陈氏乡亲参股而建。因当时旅居美国三潘市的华侨比在家的乡亲还多,故建房者多为旅居海外的侨胞。建村伊始,主事者就非常注重整体规划,由此形成了当地人交口称赞的开平民居典型布局。
宝源坊村前是苍江河堤,这300米长的石板路,据说是当年建村期间,通过苍江河水路从香港运回来的。当时开平的水运比陆路发达,建村所需的很多物资,都是通过大船运输,直达村口。
宝源坊坐北朝南,呈东西向展开,有河水环绕。从村边码头拾级而上,首先见到的就是门楼和凉亭,门楼的整体式样是岭南传统的建筑风格。
穿过门楼,就进入了宽阔的晒场,24排建筑式样相同的民居整齐排列,这些房子多为两层的砖砌墙、混凝土钢筋结构的平房,形成了统一的风格,线条简洁明快。全村共23条巷,巷宽1.67米,每排十座民居沿着规整的巷道由北纵向建设。村前和村后是竹林、蕉林和杂树林,杨安楼、吉光楼和五和楼三座碉楼为防匪防洪而建,分布于村东、村中、村后。
我们俩在村中转了一圈,看到家家户户都房门紧闭,仿佛一座空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总算找到了一家开门的房子,见到了屋里的陈伯,就向他打听起陈荣捷先生的事情??伤得惶孪壬拿?,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出生地南溟村就在这附近,拐个弯没多远就是。
陈伯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房子,家家户户布局基本相同,都是一明两暗的三开间,俗称“三间两廊”。前面的廊和天井是平台式,后面的厅堂、卧室屋顶是朴素的硬山顶;两扇大木门外是一对高约1.6—1.8米的矮门(俗称门仔),中间安装了岭南常见的横趟栊;两侧入门的房间为廊,通过廊便进入了天井,天井面对的是厅堂,由厅堂进入两侧的卧室。二层正中是供奉祖先的神台,神台的木雕大多都玲珑剔透、金碧辉煌。厅堂和天井起伏变化较大,因为它们沟通了楼上楼下、室内室外,内部组成的多样性,弥补了外部轮廓单一性的不足。由此可见,开平被誉为“建筑之乡”不无道理。
告别了陈伯,我们俩人坐着摩托车去到南溟村。一进村就看到了陈先生在自传中所说的学校和大榕树。他说放学后睡觉前,就会到学校旁边的大榕树下。他母亲认为那是棵神树,并曾将他过继给那个神作儿子,这就使得他的行为举止更多了几分庄严的色彩。树下有条石凳,晚上人们常来坐着聊天,他们这些孩子也到这儿来,其它人会下到河里游泳,而他们几个却从不。
我们到那的时候,快到中午了,树下见不到人,但在村里还是能见到有人走动。村里的布局正如陈先生所说,大约有十条直直的巷子,每条巷子有十或十一套房子。他父亲是三十四岁结的婚,那时已挣够了钱,便和他那位也在美国的四叔,一同给父母买了半套房子,只是半套而已。
但在他三岁的时候,已经在街道尽头有了自己的一整套房子,他母亲住在一边的房间,叔叔在另一边,祖父就住在中间没有分隔的厅里,这是常见的居住方式。他祖父的大哥也有子嗣,他们被允许住在后来为祖父买的那半套房子中。这就成了他们的祖屋,至今仍在,他叔伯的孙辈住在那儿。
陈先生在1979年曾经返乡,他说进了村子以后,可以辨认出整体风貌一如四十年前的样子。所有的房子,其中一百多所砖瓦房,都还保存得很好。只是有的地方泥灰脱落,需要修整。他从村子当中的巷子一直走到最后他们家的房子。他说印象很深,小时候觉得那条巷子很宽,但现在却是那么狭窄。它不超过四尺宽,石板铺地,污物露天可见。这可曾是附近一带最好的村子之一。
陈先生在口述自传的最后说,如果不能更多的话,起码还想再回村里一次。这不只是一种传统的感情。那儿是他的根,他对那儿满怀感激之情。他说自己是第一个上新式学校的人,他能为那儿做些事情。如果他没有出去上学,如果父亲没有鼓励他那样做,如果他没有执意要去广州,他会和那儿大多数人一样,要么至今仍是一名贫穷的农民,要么是到美国、澳洲和东南亚挣钱谋生。他觉得自己有特别的机缘,由此满怀感激。他想为村里做些事情,不过能做的只是寄些钱回来,为家乡作些贡献。
我们进到村里打听陈先生的名字,也没有村民听说过,不过说到他是在美国大学教书的,就有人给我们指引了一条巷子。我们沿路找到的,应该是他家那半套房子的祖屋。至于他家那套完整的房子,我至今依然还没找到,或许早已不复存在了。
进到屋子里,只见到一位老太太,应该就是他自传中所说的侄孙??上У氖?,老太太年纪太大了,无法顺利交流。但是,我看到一张陈先生的照片,由此确认这无疑是他家族的后人了。
据邻居介绍,老太太住的房子已是后来建的,屋后那两间旧房子才是陈先生的祖屋。房子有铁将军把门,不得进入,不知里面怎么样。听说房子曾出租过,估计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看到这个房子,心里很难过,再不?;?,估计不久也将不复存在了。正如郭老师在《陈白沙研究论文集》的序言中指出:“陈白沙、梁启超、陈垣、陈荣捷等,都是中国与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都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目前,梁启超、陈垣二先生的故居已修整开放,有益于人文传承与国民教育。略感遗憾的是,陈荣捷先生还不被家乡的人民知晓。建议江门与开平的领导和人文学者尽快探察陈荣捷故地,择地筹款,筹备、设计、兴建陈荣捷纪念馆;要有紧迫感,尽快派人到美国搜集陈先生遗物,特别是尽快派专家访问他的老友、年事已高的哥伦比亚大学资深的狄白瑞教授。我们应当感谢这位开平之子、江门之子,这位把一生献给了中国文化与思想的伟人。他把中国哲学、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传播、贡献给了北美,乃至全世界。他是文明对话的大师?!?/p>
虽然学界对陈先生感兴趣的人不少,但在兴建纪念馆这个事情上,往往是有心无力的。2009年底,中大召开了一次西学东渐的会议,会后到江门考察,我原本把陈荣捷故居列进来了,但因故未能成行。
2010年3月,来自北大、复旦、中大和深大的几位学者,在我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先生故居,这应该是陈荣捷故居第一次进入学界的视野。后来中大的李老师,又多次带着海内外的学者去参观,还给江门的市里领导写过建议书,可惜的是,杳无音讯。
昨天下午,李老师原本想安排我们再次造访陈荣捷故居,可因时间关系,未能成行。为解大家的望梅之渴,我草就了这篇小文。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关注陈荣捷故居的问题。
2017/11/20 22:33于紫筠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