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国外一些有名学者的履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人的本科、研究生、博士、当教授的学校都是不一样的。但我并不知道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后来看《别逗了,费曼先生》一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到当年他当年在MIT本科毕业之际,想要留下来继续读研究生。于是他就去找斯莱特教授。教授说不想把费曼留下来。费曼问为什么?教授反问他为何想留在MIT继续读研究生。费曼说他觉得MIT的研究生院是世界上学习科学最好的地方。教授又问他,你真这么觉得?费曼说是。教授说这就是你应该另外找个学校的原因。你应该去发现这个世界别的地方怎么样。
后来,费曼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如鱼得水。他发现这是个更适合他的地方!费曼对比总结到:MIT是个好学校,但斯莱特教授告诉我去其他学校读研究生,是对的。费曼后来也总是给自己的学生类似的建议。因为了解这个世界的别的地方是怎么样的,这种多样性,值!
在这方面国内大学的想法不太一样,他们会尽可能地挽留优秀的学生留下来继续深造,而不是鼓励学生们去探索更广阔的多样性。李笑来老师曾经讲过他见过不止一个从小到大都在一个环境中长大的人,比如: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北大博士,北大工作。我自己也有一个朋友,从小到大在一个大学里长大,直到研究生。这样的成长经历过于单调了,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后来我的朋友在研究生期间申请到国外交换,毕业后到其他城市工作,为的就是追求多样性。
除了个人成长过程中要追求多样性,许多大企业在招人时也会有意选择经历比较多样化的人才。日本有些企业规定高层领导不能来自同一个学校。比如,一个来自东大,那另一个要招早稻田的。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多样性。因为来自同一个学校的人想法容易一样,这样会比较片面,不利于企业的判断。
我自己其实也有刻意追求多样性的想法。比如说我读研就是专门要来北京读。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个南方人,从小在南方长大,以后大概率会在南方生活。这样我的人生经历就会比较单调。所以我决定趁着读研究生的机会,来北京生活一段时间,深度体验一下北方的文化、气候、饮食习惯和风土民情。这无疑会极大地丰富我的人生经历。而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追求多样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