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己的故事,我觉得在自己的童年记忆里自己好像没有做过哪一件疯狂的事情,我就是一个典型的模范少女,小孩子该有的调皮捣蛋都不会出现在我身上。对,我就是你们讨厌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我可以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冥想,可能那时候的我还真喜欢一个人的世界,我妈说,在一大堆表兄弟姐妹玩耍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客厅,不会乱打乱撞。细细想来,我对自己的童年印象都是模糊的,没有磕磕撞撞到摔坏哪里、没有偷偷买过小零食、没有跟朋友到处玩耍、没有被老师叫过家长……
我就是那个会被周围的叔叔阿姨们说自己家的孩子时举的例子,“你看看那个谁,她跟你一样大,她多乖,什么都会,不用父母操心,哪像你,要是你有她一半就好了?!?/b>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乖乖女”,可能是我从小就安静得太听话。放学了,我会乖乖回家;出门后,我会记得跟家人约定回家的时候;我每一学期都会拿奖状、奖品,从小到大的奖状有一大叠;我会帮忙做家务,又不哭又不闹;看到喜欢的玩具,我也不会吵着要……
当我们聊起自己的童年的时候,“玩沙子”“跳方格”“烤番薯”“爬墙”“捉弄别人”等等,我竟然对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模糊起来了,我那时候应该是做了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长大的我离开了家的避湾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生活,我第一次到学校住宿,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在学校里,我还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不逃课、不迟到、没坏心眼、天真、认真学习、拿奖学金。
其实我父母也常对我说,“你看看那个谁家的孩子,多活蹦乱跳,你也跟他们玩玩沙子,多去蹦哒蹦哒,别一天到晚待在家。”
“爸妈希望你快乐,不用学习得多好,也不用多乖,主要是做的事情要开心?!?br>
我是你们爸妈希望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我爸妈也期待我像“你们家的孩子”。我们的家长都是在互相羡慕,而我们也只是各自有自己的品性。
对于“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汇,对双方的孩子都是一种压力。对自家的孩子来说,有反抗意识的就偏偏不按照父母所想,反抗意识较薄弱的会慢慢按照父母所想,那就会失去自己的性格;对别人家的孩子来说,他们又会想做得更好,会考虑这样子做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坏的榜样,以至于压抑自己的心性。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不过是因为自己安静的一面占据的面积比活泼的一面大,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太多的将就,只是久而久之便很难摆脱“别人家的孩子”这个称呼。那些你们经历过的小时候的疯狂,我在这几年也不断体验,印象也更加深刻,我们不过是经历这些事情的时间阶段不同而已。
在电影《七月与安生》里,电影的最后,七月活成了安生,安生活成了七月,亦真亦假,这就是生活,最终成为内心的自己。
所以,真的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也羡慕你家的孩子。
当一个人接触到更大的世界,我们会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对错行走,我们从小培养有正确的三观,怎么样的道路都是我们的选择,我们终将会是自己钟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