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几天前快要下班的时候,Cassie 突然说了一句:
“我得赶快走了,室友在群里@我说衣服还在洗衣机里,她要洗衣服了。”
Cassie 说她自己每次也是这样,先在群里@室友取衣服,在门背后听到对方走回自己屋之后,她才出来。
“有个群很好,避免碰面会尴尬。”
越来越多的北上广年轻人放弃和室友做朋友了。
——白天工作里维持社交关系很累,回到家只想一个人待着。
所以在合租屋里,他们努力维持着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感觉。
但又总是不断被室友留下的蛛丝马迹提醒着:你不是一个人。
不过,编辑部里四位“假装独居”的同事都说,为了那 70% 自由和私密的生活感,这也没什么。
“发生了当作没发生就好?!?/p>
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总结出的法则。
来看看其中有没有对你适用的。
假装独居青年:做彼此克制的陌生人,不好吗?
作者:新世相编辑部
假装独居新法则之一:
我们住一起,千万别碰见
@Cassie
说真的,合租青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件事
——趴在门上听。
那个女生从卫生间出来了吗?刚我隔壁是不是出门了?我现在出去安全吗?
久而久之训练出了非常灵敏的听力。
我现在的房间离洗手间最近,对于水声最有心得。
——洗澡的声音是持续厚重的“哗哗哗”,洗脸是突如其来的“噗——噗——”,长时间没有声音就是在上厕所,最后“呼啦啦”一声冲水,我就可以准备进去了。
即便是合租里一定要沟通的问题,也是不用当面聊的。
——有什么事不能在微信群里解决呢?
我搬进来的第一天就被拉进群。一个室友在群里说,她每天晚上 8 点左右洗漱,大家可以错开时间,我说好。
根本不用见到她真人。
还有次我去洗衣服,打开洗衣机发现没清空,最上面是一条蓝色男士四角内裤。于是我很冷静地发了这么一条:
这种话当男室友的面,我是死也说不出口的,微信群给我勇气。
不过,总是避免和室友正面接触,也会有膈应的时候。
有次晚上下班回家,碰上一个高个微胖眼镜男。
——我们同时走进同一个小区,进了同一个电梯,最后默默地进了同一个家门。
他在电梯按 10 层的时候我就怀疑了:这好像是我室友?那是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呢?万一是,我该怎么继续对话?
最后还是一句话也没说。
去年春节放假,我和一个室友同时拎着行李箱走出房间,实在避不开了,互相寒暄:
“回家???”
“诶,回家,你也是啊……”
“嗯嗯,你家是哪里?”
“重庆,你呢?”
“南京?!?/p>
“哦……”
“嗯……”
“……”
回头想想看,互相道一句“新年快乐”也行啊。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尴尬并没有困扰到我:
工作时不得不处于各种关系中,回到家各自保持距离,能给自己些自由感和空间感。
为了这点自由,尴尬就尴尬吧。
假独居新法则之二:
在厕所,请自重
@小四
上来就亮明观点:占厕所是合租最让人抓狂的事(不接受反驳)。
厕所作为公共空间,最大的 bug 在于,它一个时间内只允许一个人使用。
你化妆时,我得憋着;你洗澡时,我得憋着;你坐在马桶上玩手机,我还得憋着。
有一次下班晚,两点左右才顾得上洗漱,结果发现厕所灯是亮着的。
我以为是谁忘了关灯,结果刚靠近一点,就听见里面传出来跺脚声。
只能说对于卫生间,每个人的领地意识都很强。
但讽刺的是,卫生间又是最能泄露你隐私的地方
——发现了陌生男人的毛发,就会开始揣测另位女室友的感情生活;
——垃圾桶血色朝上的卫生巾,你的男室友比男朋友更熟悉你的生理期;
——发现我们用一个牌子的洗发水,嘿嘿,这个姑娘有眼光
不过,碰上那种在卫生间里释放天性的,又会觉得有点可爱。
比如有个室友习惯早上洗澡时开个人演唱会。我每天就伴着高亢的男声,听着“我要送你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醒来。
——有时候听入迷了还会迟到。
厕所是合租生活里最有故事的地方。
如果你还想保持一个正人君子的室友形象,在厕所,请自重。
假装独居新法则之三:
室友什么都知道,别对他们掉以轻心
@桂公子
表面上当代室友很不熟,但你根本不知道室友掌握了你多少秘密。
我之前有室友是一对情侣,两个人非常腻歪,去洗澡都要一起。
可 3 个月后,女生就搬出去住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过了五六天,男生就带了另一个女生回来。我发现两个人也是一起进出洗手间。
不过大概半个月后,第二个女生就没出现过在我们家了。
再过了几天,第一个女生又回来了,男生和她恢复了之前的套路。
我不觉得第一个女生知道第二个女生的存在,也纠结过要不要告诉她。
——不说吧,怕以后男生伤了她;说吧,又担心自己是多管闲事。
我不是一个八卦的人。但和室友朝夕相处,很难对他们的生活一无所知。
不能对室友掉以轻心,室友什么都知道。
假装独居新法则之四:
不去期待室友对你好,就经常能被暖到
@小象
室友之间也是有温暖时刻的。不过室友之间的暖,最大的特点就是,很默默。
——比如晚上发现停电了,没想管倒头就睡,第二天居然发现来电了;
——比如回家在拐角电箱没看到快递,气冲冲要投诉,一进门发现快递盒整齐码在我房间门口。
室友的当面示好,又总是显得有点局促。
上周有个室友,在 520 那天买了花,单独给室友们一人包了一支
——她啪一下伸手递到我胸前,我赶紧说谢谢
我俩就这么点头哈腰地,互相祝福了好几句 520 快乐。
昨天室友来敲我门,开门之后他迅速塞到手里一个大梨。接着迅速转身,发生得像旋风一样。
但我还是听到他说,“买了四个,我们一家一个”。
室友之间的暖,不在于“喜欢你,所以对你好”;而是即便和你不熟,也觉得得互相帮衬。
我挺喜欢这种成人集体生活的温暖的:不去期待别人对你好,就能经常被温暖到。
写在最后:
关于假装独居青年,同事许无说了自己的一件事儿:
有一天下班,到家已经两点多了。
一个女生在卫生间洗漱,被开门声音惊动,随口问了一句“哪位?”
我也随口回了一句,“我”,然后我们当作无事发生一样各回各屋了。
——虽然我们见都没见过。
这样的故事,我乍一听会觉得尴尬,但许无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很坦然。
同居青年想做彼此克制的陌生人,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你我本不熟,何必强拉硬扯呢?
读后思考:
你是假装独居青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