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后组建的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原生家庭,后来组成的家庭称为再生家庭。
『1』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国外的影视作品里,动不动就会强调心理创伤——小时候被父母打过,上学时被老师当众批评,当兵时经历太多生死...他们都会在成年后寻找心理医生,因为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可是奇怪又讽刺的是,在中国从来就不把这些当回事。
小时候被父母打貌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被老师当众批评甚至打骂似乎就不应该记在心里,就算军人上阵杀敌,那也是本分,杀越多越自豪,极少听说有人因此就心理扭曲。
真的是中国人耐造?外国友人太矫情了?
并不是。
最近我读了周冲的短篇《人间味》,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母亲此生积怨颇多,贫困、卑微、辛劳与冷漠使她无从舒展,我的蠢笨令她失望,父亲的美貌又令她紧张,她日益敏感易怒,神经如履薄冰,微薄小事便轻易令她发作?!?br>
她的家庭,父母长期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对孩子的关心止步于吃饱穿暖,基本没有任何精神层面的交流。母亲从家庭收到的戾气,不经意间宣泄到子女身上,夫妻之间似乎只剩下搭伙吃饭的感情,互相拆台、恶言恶语像家常便饭。
试问一个婴孩,从小要在这样扭曲的家庭中度过十几年,她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她曾经郑重地发誓,不想成为这样的父母。
但有一天,她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中鬼使神差地充满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暴戾,它仿佛一条寄生虫潜伏在她体内,无声无息。等着在某个时机忽然露头,邪恶又黑暗,好似瞬间就要把她生生毁掉。
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能把一个先天还不错的孩子生吞活剥。
『2』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p>
原生家庭糟糕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1.意识到小时候不被爱,不是你的错!
很多小时候不被爱的人,长大后就常?;嵊幸恢帧安慌涞谩钡那樾鳎?br>
认为自己没有被好好对待都是自己的错,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认为自己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没有活出父母期待的样子;
认为自己不招父母喜欢,是因为总是让他们失望……
原生家庭中存在创伤的人,长大之后要明白,这一切并不是你的错!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你也不需要去各种关系中反复地去寻找认同,即便没有人来爱你,你也值得被爱。
2.接纳父母,与父母产生链接
因为曾经的一些经历,许多人长大后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父母,想要否定自己跟父母的关系。其实不接受父母,只是不想接受自己的命运而已。
但是,父母与孩子的爱是原爱,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一个铁三角的关系,是一切爱的源头,所以孩子只有尝试着去接受父母,才可能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
无论你的父母看上去,多么得不喜欢,多么得你无法认同,但是在父母给你的生命里面,已经包含了让你人生成功快乐的一切力量,你所需要的只是去接过这个礼物,把它打开就可以。
3.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
当一个人心中充满着抱怨、冷漠、憎恨、厌恶等情绪时,其实你就浸泡在这样的能量里,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整个人体现出来也是这样的能量。
或许,原生家庭没有给你想要的安全感,没有以你期待的方式对待你。但是现在你已经成年,应该承担起照顾自己的责任,你有能力、也有权利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3』
原生家庭的第一大影响:亲密关系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长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经历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会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带入到未来的恋爱、婚姻中去寻找,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而一个人在原生家庭被满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舍。
就像民国才女张爱玲,自小缺失父爱,被父亲嫌恶、否定、殴打,甚至叫她去死,于是她长大后就会把自己对理想父亲的渴望投射在伴侣身上。先后两段婚姻,胡兰成比她年长 14 岁,赖雅比她大 29 岁。
而张爱玲自己也曾坦露自己的婚姻观:“我一直想着,男人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是十岁以上,我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p>
这种择偶观的形成,其实就是她对父爱的追寻。
张德芬老师也曾说过:“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无意识地把爱人当成小时候的父母,继续和他完成我们未完成的课题。
原生家庭的第二大影响:性格特质
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p>
短短一段话,道出了不同的原生家庭,会带给孩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质。
认识一位姑娘,从小听话懂事,成绩优异。她的父母对她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对,就是一顿教训,甚至动手就打。
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她一直不敢与他人交流,始终无法融入集体之中。因为她心中有着很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感,总觉得自己是不够好,是不被喜欢的。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的自信,以及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都是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或者发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必须听话,必须懂事,必须做得足够好,才能得到父母的爱。那么,哪怕他之后取得再大的成就,他的内心也始终是匮乏的。
所以,那些从小与父母亲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更有自信,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反之,孩子就很容易自卑,出现社交困难等状况。
原生家庭的第三大影响:亲子关系
我曾经看过一幅很有意思的漫画。孩子犯了错,爸爸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打儿子,这时候,爷爷一手拉住儿子,一手抄起鸡毛掸子就喊道:“爸爸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打你儿子!”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种强大的延续性。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和成长,那么就很可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悲剧。
就像有些父母对孩子脾气很差,动不动就是又打又骂。孩子长大了,发誓自己绝对不对孩子发火,结果每次孩子一做错事,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坏情绪。
还有些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关系冷淡,等他们长大后,想要和孩子亲近,却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对孩子好,而是因为他们不曾在原生家庭体会到好的亲子关系,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好好相处。想要改,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成长。
就像国际顶级家排导师伯图乌沙莫所说:父母能够自然给予孩子的爱,通常是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爱。
作为一个父亲,如果我从我的父母那里得到很多爱,我对孩子的爱就会很自然地流动;如果我没有从自己的家庭得到足够多的爱,那么就很难把爱自然地给予孩子。
原生家庭的第四大影响:金钱关系
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列出了一些“与钱过不去”的限制性信念,包括:钱是丑恶、肮脏、邪恶的;我很穷,但是我很清白;我永远不会找到好工作,永远挣不到钱;赚钱是很困难的;我不够好,不值得拥有……
通常情况下,那些在物质上过得拮据,或者是拥有财富也始终感到匮乏的人,大多都有以上的某种或者几种限制性信念。
而这些信念,往往都是在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里塑造而成的。
就像有些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节俭,总是跟孩子说“赚钱不容易,你省着点花?!本枚弥?,孩子的心中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不配得感,不敢花钱,不敢对自己好。甚至变得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还有一些人,因为童年一些遭遇,会对金钱有一种强烈的抓取欲。总觉得只有金钱才能带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得到更多财富。
就像《人民的名义》当中的赵德汉,贪污两个亿,一分钱不敢花,就只是因为穷怕了。
金钱的意义应该是让人过得更幸福。但是对于这样的人而已,哪怕他从外在得到再多,也始终无法填补内在的匮乏。
『4』
成长于一个存在问题的原生家庭并非是我们的选择,但即便它给我们带来过不良影响,我们始终是有能力去改变的。 学会对自己负责,接纳生命中那段不完美的历程 ,分辨原生家庭给自己的行为模式带来的影响并且尝试改变它 ,学会倾诉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放下童年的伤痛。毕竟原生家庭决定了你的人生上半场,你的人生下半场是可以从新开始的,我们可以把父母当成我们命运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