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录》这本书,是一位老人在60岁时写的回忆录。这位老人,身上有三个“不一般”。首先,他的本行是在上??榈?。这家书店,又是鲁迅晚年最爱去的地方,每个星期至少逛一次。后来,鲁迅连家里的水电费都请这位老板代缴。鲁迅病重时,医生也是这位老板请的,可见彼此的信任有多深厚。这是第一个“不一般”。第二个“不一般”,是这位老板连中学都没读过;可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却开出了整个上海最有名的文化书店。不光中日两国的顶尖学者经常在他的书店办讲座,由他引荐并翻译成中文的日语书籍,更是超过300种。他的书店,可以说是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第三个“不一般”,是这位老板虽然是日本人,还身处日本全面侵华的时代漩涡;他本人却能保持强烈的正义感,始终对中国心怀友善,后来更是病逝并安葬在了中国。这三个“不一般”落在同一个人身上,实属罕见。而这本《花甲录》,就是这位传奇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回忆录。
说到内山完造这个人,其实,他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就登场过。记不记得有篇课文叫《一面》?它讲的是上海的一位年轻电车工人阿累,用一块钱大洋,从鲁迅手里买到两本苏俄小说的故事。但你可能没有留意,阿累和鲁迅见面的地点,就在上海四川北路的内山书店。矮矮胖胖的内山老板,还给阿累倒了一杯茶,并捻了捻小说的纸张,说书的质量很好??挝睦锏脑笆牵骸岸杂谕橹泄哪谏嚼习?,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笨杉谏酵暝斓拿?,不光享誉当时的上海文化界,在普通读书人里也很“出圈”。另外,课文没有告诉你,当时鲁迅为了躲避“一·二八”事变引发的大战,已经在内山老板家里借住了好几个月。他们两家人的关系,绝对称得上“肝胆相照”了。
问题来了:只有高小肄业文化的内山完造,为什么会跑到十里洋场的旧上海,还开起了书店呢?他这家没有大企业背景的书店,是怎样把知名度拓展到中日两国的呢?他和鲁迅又是怎样认识,并成为莫逆之交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这本28万字的《花甲录》里。值得一提的是,内山完造动笔写东西,就是鲁迅鼓励和引导的。鲁迅认为,内山没有被日本的殖民思想“洗脑”,又接触了很多中国底层民众。他对中国社会和中日两国的看法,虽然没那么知识分子气,却更加真实,也更丰富。长期研究鲁迅的日本学者竹内好就认为:“对思考中日关系的人来说,内山的《花甲录》是一座尚未完全发掘的宝库。”可以说,本书不仅是一本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录,还是一部特殊的汉学著作。2011年,日本权威的汉学书系“平凡社东洋文库”专门再版了《花甲录》,可见本书的史料价值和独特性都很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