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刀发来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时候,我新开的公众号刚发满七篇文章。一刀以为我是冯唐迷,其实当时自己只是粗糙浏览过老冯的小部分作品,偶尔拿一两个金句班门弄斧一下。比起我,一刀才是更资深的读者。
因为一篇文章和一句小诗结识了一刀,实在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微妙至极。后来越是熟悉,越发现自己和一刀身上有着重合的影子,如同遇见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自己,像是一场注定的相逢。
生活中,可以无话不说的人很多现在都已经散落天涯,在时光中离散。因此,和一刀的熟络让我有点感动,恍惚发现这也是冥冥之中文字带我找到的意义之一。如果不是这个公众号,大概永远不会认识一刀这个人,也难断在哪个节点才能遇见这样一份一见如故的欣喜。
我开始有点确信,相似的人最终总会相逢。人也许会孤独一段时间,但不会是永远。有些圈子不是没有人,只是相似的人还不曾相遇而已。高中那场慨当以慷的演讲又在我耳畔回响: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曾经我只把它当作一句纯粹扯淡的话,现在有点领略个中意味。
? ?关于我的公众号,因为不怎么推广,粉丝也少得可怜。那会儿空落落的后台要是收到几个热心读者的留言,夸张一点,我都能喜极而泣。其实很清楚自己不是个在写文章方面有多少天赋的人,只是比较喜欢这种写东西的感觉。
有时候做了太多“常规”以内的事,无穷无尽的课程学习、工作还有日复一日的生活琐事都让人有点沮丧。时间如风一样流动得不着痕迹,自己也难以找到继续一往无前的意义。
可却是偶尔做这种“不太着边际”的事情真正让我触到生活的核心脉络。一台笔记本,一杯水,两三个小时的码字时光都让自己觉得这一天又有了那么点不同。
一开始写东西的时候,只是在简书上投投稿,加几个作者群,饶有兴趣地看别人在里面插科打诨。偶尔文章被编辑推荐了就激动得不知所以。那段时光里好像恍然找到了那么一点闲暇之余除了读书赚钱以外的意义,一下子对枯燥的生活现状又积极了起来。
但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性子没让自己坚持多久。电脑里堆积了很多存稿,都是某某时候心血来潮写了一半,断了思路不了了之的,不忍心删了,放着又占内存,强迫症之下实在有点忍无可忍。因为学期末的各种杂事,搁置了2个月什么也没写。
后来具体开这个公众号是在16年的最后一天。那时候解忧的公众号已经运营了一年,看到他给写自己的总结,我突然对自己的庸碌感到不满和恐慌。
其实除开那些职业写手和大V们,很多人写公众号的初衷都是热爱文字,想给心绪一个栖身之地,最后大抵是湮没无闻、石沉大海。
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太多人会花太多时间来关心此时此刻世界一隅某个人的心情和故事。但好像如果不是自己赋予这些事情意义,生活大概要更迷茫。
就像我理解中的意义一直不等同于成就。很欣赏刘瑜的论调:
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应该没那么重要;“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与不负来衡量的。
摩西奶奶的话也何其缱绻真挚。
你要去相信,你愿意去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所谓通往梦想的人生之路,不过就是在柴米油盐的庸常琐事中,自己独守一份执着,坚持保留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刀说川西之旅回来之后有点失望,旅途中的风景和遇见的人远远不如出发那一刻的期待与精彩。
世界这么大,我们会偏执地想要去远方,却不一定能看到别人眼里的诗和田野。这段与众不同的感悟,我觉得才是一刀真正的收获。
也许,到最后会证明写作和旅行在本质上都是殊途同归的。在路上的我们总不如上路时那样兴奋与热切,可是每个人在一开始都总是执拗地渴望抵达。
我突然想起那句话。
也许,所谓真正的抵达不是不顾一切的狂热,而是卑微的、甚至是连你自己都看不起的隐忍。
我想,此时此刻,在多少人心里,是需要坚持这么一份隐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