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微博看见过一个很好笑的分享,博主在他的家族群里用公众号标题文章和其他人互怼。
好笑之余也引发了我的一些的思考。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知识传播者的时代,一天之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如此之多,究竟哪一些才是对的,哪一些是有明显的逻辑或者知识错误呢。
在这个时代,交流也从未如此的方便,一打开手机,你就可以和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聊天,有时候碰上争吵和黑子,眼睁睁地看见他们喷自己自己却无从回应,是不是也是别了一股气,不知道往哪出?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子的问题,我们该究竟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这就关系到批判性思维这个能力。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书籍,名字叫做《思考的艺术》。
看完这本书,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哪一些公众号文章的观点很明显有错误,和别人有讨论和争吵时,该如何找到别人的破绽,组织自己的观点反驳。
首先,作者认为,我们有几个习惯是阻碍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我们应该察觉到他们,并在生活中避免跟着这些习惯走。
比如:
家长对孩子说:“我这是为你好”(我的观点永远是对的)女生对男朋友说:“都是你的错,我怎么可能会错呢”(爱面子,将错误归咎别人)
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口头答应,事后依然我行我素(拒绝改变)
朋友对你说:“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这肯定是对的”(从众)
这些习惯,会让我们拒绝进行批判性思维,比如说看到和自己的观点相同的文章,不加思考就认为是对的;
和别人交流意见的时候,会固执己见,总感觉对方是错的,每次都是还没有理解对方的话就开始了反攻。
因此下一次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先思考是不是又在被这些习惯牵着鼻子走。
那么,在批判性思考的观点看来,什么样子的习惯是好的呢?
区分人物和观点
比如说
警察叔叔说:“坏人应该全部处死刑”
一个小偷说:“知识就是力量”
警察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正面的人物,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认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小偷在我们印象中是负面形象,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所说的全部都是错误的,要将人物和观点独立开来。
区分审美和判断
比如说:
一个小女孩说:“这裙子真漂亮”(审美)
老师对学生说:“这道题是错误的”(判断)
我们表达我们的审美,是可以不用辩解的,因人而异的,我们觉得一个东西很美,别人可能觉得很丑。
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很好使,别人可能觉得难用,这些都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审美。
当时我们表达对一个问题的判断,我们就得列出证据或者论据,因为这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会出现因人而异的状况。
老师说这道题是错误的,他会给出这道题错误的证明,不能老师可以认为是对的,学生可以认为是错的,这样就无法评分了。
区分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比如说:
某家便利店的广告词:“震惊?。?!老板都感叹这个口香糖居然这么好吃”
他想要的表达效果是想让你买他的口香糖,但是他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影响你的情绪,让你觉得好奇和惊讶,什么口香糖可以让老板都觉得好吃?
记住,表达方式是可以影响你的情绪的语句,他会让你情绪化而不关注他的表达效果,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它的影响。
讲完这些习惯,那么一个真正的批判思维者是怎么思考的呢?
它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阅读:画出主要的句子,合并、整合,总结出作者的观点,小心曲解和过度简化的危险。
2.反思:我对这个问题使我对作者的观点产生了偏见式敌意,使我不能公平对待和接受他的观点?
3.审视:作者的术语是否模棱两可?是否用了情绪化的语言代替了论据?作者引用的论据是否有反复被论证过?样本多大?
是否是随机抽取?信息源是否可靠?引用的观点是否经过实验的论证,是否有报告或者文献,在科学界被普遍认可?
4.表达判断:如果你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请切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如果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内容,可以写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
我在家族群里看到一个年轻的姑娘转发了一篇文章。我经过阅读,提炼出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男生都是大猪蹄子,老是让女生伤心失望?!?/p>
然后我反思了一下,我是男生,肯定从心里上抗拒这个观点啊,所以可能会因为我的身份而让我对这个观点有偏见呢?或许男生可能就是大猪蹄子呢?
接着我开始审视作者的观点,作者用了很多能激起情绪的词语:“令人气愤的是”、“这让人无法想象”等等,很有可能会让我不知不觉情绪化,让我不假思索去认同作者的观点,我得小心。
作者有一个论据是“男人老是容易忘记男生的生日,我有一个朋友…….”,这个观点我看出了很多问题。
首先“朋友”这个样本太小了,而且不是随机抽选的,作者没有给出切确的信息源。因此我认为这个论据其实是不能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的。
最后是表达自己的判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不是对的我不知道,但是作者用来论证这个观点的论据和例子是片面的,不成立的。这个就是我思考后得到的结果
整个过程,可用一个公式来概括:
阅读+反思+审视+表达判断=批判性思维
这个过程的重点,是阅读和审视,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我们概括出来的主要观点偏离的作者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无用功了;
审视是最花时间的步骤,你要自己思考作者很多观点和论据是否科学客观。
思维习惯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步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认为可以锻炼的机会很多,刻意去练习才能掌握这个能力。
好了,今天的《思考的艺术》分享到此结束。
接下来打个小广告
我做了一个个人公众号,只推荐关注个人成长(思考、情商、自我管理)的书籍,关注后,点击书单就可以获得精选书单。
公众号:择书有道
ID为if545646250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