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之先生的小楷书法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周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倍孪壬饫锼档墓?,其实就是对于这几种书体的不同审美取向的最直接的阐释,但贵者必难!这就需要书家的技法和审美高度融合,所谓心手双畅者便是如此。
小字贵宽绰,绝非是笔画写散那么简单,这里的宽说的是小字结体上要空灵而不臃肿,绰就是指小字笔法要精致而忌讳苍茫。东坡先生的意思不言而喻,一幅好的小字作品,必须是精致灵动的,如果能做到宽绰还有意境,写出灵性来,这个书家必定是超凡脱俗之高手!
在我所认知的书法圈里,张之先生名符其实就是这样的高手!
张之先生的大名早就如雷灌耳,其入国家级展览三十余次,作为一个陕西的书家,总其入展获奖次数,能与比肩的寥寥,堪称陕西的常青树!
张之先生是西安市的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正书委员会主任,如今还在文联任职,虽然身兼数职,然工作却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在百忙之中其对于书法的创作热情和执着精神依然初心不渝!
记得在一次展览中,一幅六尺小楷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赏者驻足久久不忍离去,其形式新颖,用笔干净流畅,格调洒脱高雅,似有一股空灵之气扑面而来,让我顿感内心清新与宁静!落款竟是长安张之,让人不免心怀敬意,至此,张之先生成为我仰慕的一座大山!
因为仰慕也因为对书法的热爱,我和张之先生渐成挚交,每次拜访或者偶遇,不免探讨书法观点和心得,每次都获益多多!感受多多!
张之先生认为,小字书法就像稚嫩孩童一样,必是可爱灵动的,而大字书法就像威武壮汉,宽博浑厚。如果一幅小字作品,写得厚重,老辣,就显得笨而僵,厚而滞,失去了神采,也就失去了小字宽绰有余的审美情趣!
一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小字书法的真谛和门径。
按张之先生说法,他写小字也经历一段漫长的历程。初临唐楷,不见效果,后来调整思路,针对性临帖,先从“游包山集”开始,学王宠的笔画之间的断,接着临习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着重训练长线条,再从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下手,体会结字的错落变化,又从钟繇那里学习到小字的古朴与典雅。
观念先行,技法开道,张之先生创作的作品不断入围国展,在创作中修行自我,在临帖中汲取营养,不断地超越,否定,再超越。正因为这样,张之先生的认知总是先人一步,他追求古逸和天真,把魏碑方笔和结体的野逸融入晋唐风格之中,使得书风更加淳朴,如今,他的小楷更像农村的孩童活波随性,虽有野趣而不失天真!
如果说,追求古朴自然是书法的艺术的最高殿堂,对于小楷而言,用精致的笔法写出随性的天真和洒脱才是小字书法浑然天成的最高境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蔽乙恢比衔ū屎貌拍苄春米?,然而,当我见到张先生写字的时候我的认知随即发生了变化,张先生的那根毛笔,笔跟用细绳子扎了几圈,样子十分的“窘迫”!然而,就是这样的毛笔,在张之先生手里却能写出一件件入围国展上乘之作,其笔功之深厚不得不令人佩服!
对于用笔,张之先生有自己的认知,他曾经说过,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是为我所用,笔之性能特点可以影响风格但不能完全决定作品的水平,一幅好的作品,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一个书家,不能让毛笔凌驾于功力之上,如果功力不到,再昂贵的毛笔也写不出高质量的作品。
也许,这是张之先生长时间书写实践的经验之谈,但对一个成熟的书家来说,自信来源于实力。古人曾云,作书之由,笔无罪,纸亦无罪,细思起来,似乎亦有道理!
张之先生不仅小字为人所仰,其行书大气雄毅,潇洒飘逸,隶书苍劲有力,拙中见趣,俨然是三秦大地的大手笔!每年春节,西安城墙的大门两侧总能看到张之先生写的大字春联,用笔沉着痛快,浑厚大气!大红对联和城墙的古色完美融合,年味也显得浓了,此刻,让人一下子感觉到大唐的盛世和长安城的繁华!
看着张之先生的大字对联,我想起了王铎,其在一幅长卷作品后题拔曰,“吾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纵观张之先生,其对于书法的执着经营亦复如是!
张之先生生活简单,为人随和谦慎,平时和我们交流探讨,推心置腹,点评会员作品时切中要害,直言不讳!解惑答疑时风趣幽默,让人记忆犹新!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好书家,好领导!其做事精致细腻及对书法的执着和敬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 ? ? ? ? ? ? 文/怀林斋主?雷永平
? ? ? ? ? ? ? ? 2024年1月20日于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