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时不时会在新闻里看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学霸制定了非常清晰的时间计划,把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这些学霸把自己的时间榨干了,而我浪费的时间可以说是泛滥成灾。
太羡慕学霸们对时间的控制和对自己行为的极强自控力。当时看完后也学着他们做时间规划,结果做了没几天自己就败下阵来,因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多次控制失败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们都知道自律的人生会更好,但为什么我们总没有意志力去完成自己的计划?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知道什么是意志力,它又是怎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这本书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解释了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控力第一章,了解意志力的秘密,寻找能够自控的方法。
第一章简介
第一章主要讲了意志力的来源,意志力的三种力量“我要做”“不要做”和“我想要”及其神经生物学原理,了解这些原理后要应用于自身身上,察觉自己身上的这三种力量,也就是去认识你自己,通过几个小方法来实现对自己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章的内容。
什么是意志力?
1. 什么是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抑制冲动的能力,它能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
2.为什么人类会有意志力?为了生存下去,人必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而这需要自控力来实现,因此,意志力是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生存本能,是大脑为了适应各种需求进化来的。
意志力神经学原理
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的基因变化,对自控力的需要使得人产生了能够进行自我控制的大脑区域前额皮质。前额皮质(位于额头与眼睛后面的神经区)控制人的自控表现,控制我们去关注什么、想什么甚至能影响我们的感觉。前额皮质主要作用是让人去做更难的事。
比如说,躺着对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只躺着不活动就不能产生生活资料,因此,人必须要做比躺着更难的事,也就是使用工具进行生产。
前额皮质是一个行为控制的中心,它有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协调合作最终才实现人对自己的控制。
前额皮质的三个区域:位于前额皮质左部的是“我要做”,右部“我不要”这两个部分控制我们“做什么”,中间靠下部分决定“我想要”,负责记录目标和欲望,这个区域越活跃,采取行动或拒绝诱惑的能力越强。
这三个区域的划分在大脑中产生了两个自我意识:一种是任意,短视、一种是克制、远虑。我们平时进行的意志力挑战就是两个自我的对抗。 当我们要做一件事时有一个声音说“我要做”,另一个声音却在说“我现在不要做,待会再说”?这是我们内心的矛盾状态,也是我们的两个自我的对抗。
因此,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意志力实际上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它们协同合作,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那当我们的两个自我在对抗时,我们能做什么让它朝着我们的目标行动?
认识你自己
首先我们要做到,是认识我们自己:以上的原理告诉我们大脑结构可塑造,可以变得越来越容易,也可以变得越复杂,但人总是倾向于做简单的事,可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需要做更难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去锻炼自己的大脑,习惯做难的事。
而我们可以借助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正在行动和自己的选择后果可以帮助自己三思后行,避免倾向之作简单的事。
但一般来说,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也就无从谈起控制自己。
那我们可以如何去做呢?
1.可以回忆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意志,哪些方法可以放弃。记录对自己来说,更难做的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困难。
2.可以给冲动的自我起名字,便于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们分别想要什么。
3.冥想,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更能自我控制。
冥想步骤:静坐,注意呼吸,感受呼吸。5分钟呼吸,后可延长至20分钟。要求集中注意力,分散时拉回即可
注意:冥想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让你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了意志力的概念及其神经生物学原理,了解到“我要”和“我不要”两个自我的对抗,知道了人总倾向于做简单的事,为了避免只做简单的事,我们要提高自控力,而提高自控力的基础就是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我们需要进行三个步骤,一是记录自己的意识,找到对抗的两个自我,二是给两个自我做标记,以便下次轻易察觉到它的存在,三是冥想练习。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明天我会继续带着你学习训练意志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