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早上醒来,忽然剧烈眩晕、心悸、呕吐。入院检查,血压低,心动过缓。输液治疗、休养。在整个身体和情绪状态都很低迷的时候,遇到了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的《疗愈写作:启动灵性的书写秘密》(这是台版书名。原版名为:The True Secret of Writing: Connecting Life with Language)。虽然这是一本以写作为主题的书,却在某种意义上给予我心灵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与其它讲写作的书不同,此书的作者是用禅修的方法来写作,又在多年的写作中实践修行。本身作为禅修者,她用文字把每日看似单调乏味的生活和普通人平凡的生命变成一种充满真实内在的观照。在写作中,遇见自己、面对自己,抱着觉察之心看到关于自我的实相。藉着笔和纸(有时是电脑),活出禅宗的“平常心”。这让我想到,曾经有一位和尚问一位禅师,什么是“平常心”?禅师回答道:“饿了吃,困了睡。”六个字,简单的真相,便是禅宗所讲的“无意识”。看似神秘难测,却实为人性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娜塔莉·戈德堡主张一种自由自在的、真实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写作。就像“饿了吃,困了睡”一样,如实地、自然地将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无论那是多么简单,甚至粗糙的文字。
写作可以是情绪的宣泄,也可以是跟更深层次心灵对话的形式。写作之前的冥想、静坐、慢走有助于写作者进入内心宁静的状态。用专注呼吸,安顿本心。在写的过程中,思想和文字可以成为媒介,让自我置身于一种外在无法打破的澄净之光中,达到内在极大的安宁。通过作者的文字,我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丰富和安静。她主张用一种毫无反抗的、“顺应”的态度真实地写作。这其实也是禅宗提供的一种思路。面对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不要去奋力抵抗,而是静静地观照和体会。失眠的时候,与其辗转反侧,不如索性起来,读读书,写下自己当下的感受;焦虑的时候,与其坐立不安,不如试着写下让我们烦躁的事情,静静地发泄;悲伤的时候,与其沮丧绝望,不如如实地写出让我们身陷深渊的痛苦。荣格说:“你越是反抗,你反抗的东西越是存在?!?但如若用一种毫无挑剔、毫无目的的心态去写作,去面对痛苦,反而能够驯服狂躁且失序的内心,重获一份安定。
作为疗愈方式的写作当然也需要练习。但作者对练习的定义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熟能生巧”的练习不同。她所说的练习是对你选择的事情规律地做。不设目标、不抱目的,甚至不是为了改善自己。而是不管去到哪里,只是去做。无论想不想去,都去做。这让我想到村上春树在他谈跑步的那本书中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看似不成逻辑,却十分有力。写作也一样。留给自己二十分钟,抑或更短,只管写下去,不考虑得失,看看会发生什么,没有鼓掌,没有批判。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到现如今被大肆宣扬的“写作变现”。当然,作者靠写书赚钱糊口本是再正当合理不过的事了,而对于我这种文字水平本来就低的人来说,靠写作赚钱更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但看到网络上一个接一个的课程,教授所谓变现的套路,我还是隐隐地感到不安和反感。这些课程对写作初学者来说,是一种误导。因为作为一名写作者,首先应该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和自我真实的感受,而不是为了博取赞赏拼命地写出所谓的“爆款文章”。只有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才有可能超越肤浅的层面,触碰到诚实的内在。好的作者是深深地扎根,而并非活在边缘。
这跟我们生活的实相也是一致的。英国哲人卡莱尔曾提出“衣裳哲学”。衣裳在起初是为了遮蔽身体和御寒保暖。但发展到后来,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成了用外在的美丽引人注目。衣裳不再是布料,而变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ɡ扯源艘?。衣裳就像一切外在的形式,虽然亮丽光鲜,却取代不了人内心的本质。它无法满足人最深的欲求,也无法解决人真实的烦恼,更无法帮助人达到终极的喜乐和自由。唯有褪去华丽美衣裳,面对赤裸裸的自己,才能悟到身而为人最最真实的内核。
写作也应如此。没有套路,没有变现,让文字跟着我们,到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