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会用几篇文章,完成我对班级新建设的诉说,当然这些新建设不是现在凭空想出来的,我们已经是长期实践,我试着把内在的道理说清楚。
今天我说的线上班级例会,就是在微信群里开一周一次的班级例会,以语音+图片+文字形式开展。
在讲线上班级例会之前,我想先先粗粗回顾下,咱们5班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做了哪些关于线上分享的探索。
?过去一年我们所经历的线上分享之旅
第一次提到线上分享,还是在我们班级的第一次家长会,还记得去年暑假我们家访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吗。
当时在我的从教生涯中,第一次向自己的家长说,我要面向家长开设微课,但是当时只是一个设想,具体怎么开,自己一点数也没有,学生的微课是做了一段时间,主要形式是提前录制好微视频,再选择时间发布就行了。
但是面向家长的微课自己一直没有很好的实现方式,直到后来开始接触直播,主要是视频直播,但是视频直播,有平台要求,也有流量要求,视频直播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信息传达会被视频画面影响。
所以我当时并没有想去为家长们做视频直播,而是采用了一直极为简单的直播方式,直接在家长微信群以语音+图片+文字的形式直播,这样的好处是家长们可以以最快的方式获得信息,回听也很方便。而且语音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大家会比较关注内容本身,就是想把话听清楚,不会被一些画面影响。
但是十分遗憾的是,一年级上学期,没有时间去尝试实践,直接拖延到了第二学期。
终于在第二学习的中间月份,我在群内开始做每周一本书的读书分享,把我一周看的教育类书籍通过语音+图片形式在群里做一个分享,还记得当时分享的第一本书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具体分享如何做对孩子做情感引导,这是当时分享提纲:
也就是那一次开始之后,我持续做好了好几周的读书分享,直到这个暑假,变成了7日阅读打卡小结,总结一周内阅读打卡的情况,开始是我小结,后来也加入一些家长分享。
02
至此我们线上分享形式基本形成,直到后来我们干脆就叫线上班级例会。
?那线上班级例会主要是哪些内容呢?
第一、经验分享。对原来的读书分享做一个扩充,当然分享者不仅限于老师,家长也包括在内。
可以是阅读上关于教育的收获,也可以自己在某一次具体教育行为中的收获。
家长层面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是否可以分享自己所在行业的专业特长,想必很多家长都是自己行业的牛人,可能分享的是具体的某一个行业,但是背后的道理却是在每一个行业都是互通的。
第二、班情汇报。作为班级一员,有必要了解下班级的各种情况,这个主要有我主持,汇报一周班级情况,并非是事无巨细地汇报,而是会有侧重地汇报。
偶尔穿插一些班级孩子小故事,或者孩子们的良好表现的表扬。
现在主要是这两块,总的来说还是跟教育有关、跟班级有关、跟孩子有关吧。
03
?我们的形式
形式上我们确定不变的阵地就是我们的班级微信群,经过一年规范,班级群咱们基本没有闲聊,就是发布重要信息,这个平台还是比较纯净的。一个学期下来大家对于这种分享形式,也已经比较熟悉。
时间上我们每周一次,为了让孩子回家,家长有话跟孩子聊,线上班级例会我们暂时就放在周五晚上,具体时间暂定。
04
最后我想说,那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呢,只有想清楚这背后的目的,我们才能坚定的把这件事情做好。
?按照国际惯例,这背后目的我还是用关键词吧。
第一、沟通。
老师与家长之间永恒不变的一件事情就是沟通,其他事情都可以少,但是这件沟通的事情千万不能少。
记得我小时,老师与我的爸爸妈妈基本没有沟通,当时有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我的爸爸妈妈根本不知道我在学校的表现,更不要说我待在一个怎么样的班级里了,仅有的沟通还只是学期的家长会。
所以在沟通这件事情上,我们班级例会每周一次基本上有恰当的频率了,每天一次吃不消,上面说的家长会一次,时间太长,一周一次刚刚好。
而老师在群内开例会,我们的家长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班级信息,老师与家长的信息知情权趋于平衡,越平衡的知情权就可以产生更大的教育合力。
家长知道更多班级的事情,周末回家聊天也更加会有针对性,不再是问孩子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吗,因为已经知道,在与孩子聊起学校的事情的时候,也就多了一份从容。
第二、学习。
对于我来说,每周一次的班级例会,是一次输出,大量的输出。
决定能够大量输出的是自己的大量输入,为了更多做好每一次例会,如果是阅读分享,我就要更快速看完一本书,做好读书笔记,如果是班情汇报,我起码是常常在班级,更加清楚自己班级情况,班级制度文化需要更加深入思考。
这些输入的过程就是一次有一次学习的机会。
学习从来不是说我想要学习喊喊口号就行,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些能够持续学习的平台。
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次输入了,在这里家长听到一句话对自己有用我觉得也就够了,笔记不是全部内容都是有用的,这点必须承认。我的设想是能够影响到一位家长就是成功,对我来说这是数字1,而对那个被影响到的家长来时就是百分之百。更何况,影响到不仅是一位家长,看留言条数就知道,大家都在用力学习。
05
对孩子最大的爱,不是你能创造出最好的成长环境,而是你自己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能够跟上孩子的成长脚步。
当然我想,我们做班级例会的出发点不会止于这两点,因为事情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与非线性。
正如我们不知道,在做第一次阅读分享的时候,居然后面可以扯出这样一个线上班级例会。
不过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来了。
对了还有一句话,没有什么可以代替行动,不要光靠想,先做起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