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br>
【华杉讲透】:“诚意之本,在于致知。如果知道这是善,却不依从自己的良知去做;知道这是不善,却不依从自己的良知不去做,这个良知就被遮蔽了,就不能致知了。这样怎么能做到意诚呢?”
这里的善与恶也就是稻盛和夫先生说的是非善恶的标准,“生为人何为正确?”这属于伦理层面。它的下一级是政策层面,即:具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再下一级是理念,对世界/事物的理解和态度;再下一级是战略层面,即:目标/行动组合/次序/资源配置。(这个结构华板在微博里写过。)
理解和认识是分层级和结构的,我反思自己之前并有这种清晰的意识。头脑中有很多信息,但我不知道它们属于什么范畴以及怎么进行分类。
在具体的实践里,凭良知做事,还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绝对比明知道该做但不做更有意义。因为这样是一次良知被遮蔽的行为。
有的时候我会很困惑,因为我不能清晰地界定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它的表现是:有时候我给别人添了麻烦,但是我不知道。直到我知道了之后,才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于是,我想降低这种事情出现的概率,一方面我会自我反思,另一方面我蛮期待前辈能指出我的错误。于是我会略显焦虑和紧张,我清楚当下的自己一定有做的有不够好的地方,但同时又是当下能做的最好的状态。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能够自己反思,进步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即使知道自己一定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也得接受。不能提前预防或是准备太多,只能等事情来临,自己在具体的事上磨练,事后再复盘反思,等下一次事情来临的时候,再在做事的过程上改善。
也就是说,我需要关注的是当下,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有没有致良知,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有没有做,不该做的事情有没有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