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学法指导群的讨论:后进生和学习节奏
2021年4月中旬,福建杨梦琪老师在梅花桩学法指导交流群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后进生如何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关于学习的节奏,引起了一些讨论,下面是讨论的既要。
福建杨梦琪老师:
1.昨天在跟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聊天时,刚讲到,班上有一个学生课堂状态很不好,几乎都是趴着,练习也不动笔,然后班主任的回应是,这个孩子父亲是盲人,对孩子的学业没有要求,能健康平安就可以。所以这个孩子的学习从原先的中等水平到现在,学习状态越来越糟,几乎不学习,考试也不来的程度。到初三了,班主任能做的工作也都已经做了。当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庭的时候,如何能保持她对学习要求不降低?
问题2: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课堂学习节奏?
我自己的做法是:平时做课堂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巡视课堂,观察学生,大致判断出练习的完成情况。也可以通过课堂限时训练,来帮助学生形成对练习时间的自我监控,通过同一道题的分层,增加提高题,使得学力高的学生完成挑战题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这个阶段一般全班都是非常安静的练习时间,成效较好。老师也可以巡视指点。但是接下来的时间把握就比较成问题了。老师课堂提点思路方法之后,是否应该留时间互学交流?这段时间处理不好,容易变成无效的时间。如果没有这段时间,学困生问题无法一一在课堂上及时解决。我很喜欢学习的节奏,这种说法。因为我个人也很喜欢去寻找自己学习节奏的规律。那么作为老师,以学期或学年为大的时间周期,如何指导不同程度的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呢?比如说,现在马上进入到学期最后两个月,他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学习节奏呢?
江苏梅含辛老师的感受:
问题1的感受,我常常对学生说,我不勉强你们学习,不会逼迫。以前读诺丁斯的《学会关心》,诺丁斯讲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潜力,不能一味强调儿童中心,有时积极引导非常重要。我觉得,她的教育哲学是中庸主义的,行为主义也未尝不可。所以有时让孩子了解教师的初衷,知行一致的适当逼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般,一项技艺的学习,从刚刚学的启蒙往往有很多的乐趣,但是要入门就需要一定量的枯燥的训练,入得门来,到一定的阶段,又会产生乐趣。所以要注意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的教育。学习是一种自我认识的方式,不能简单放弃学生,因为那意味对学生个体智慧或价值的否定。
问题2的关键词是学习的节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是很玄虚的概念。万物皆有节奏,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学习节奏。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说,有一个原型概念,含义是孩子的在5岁左右形成的一种倾向性。原型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非常大的关系。视觉型、听觉型和直觉型的不同的记忆类型当然与学习的节奏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次,各门学科本身也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复杂程度也不同,需要不同等级的思维模式,当然学习的节奏也是不同的。
广东郭影强老师
广东郭影强老师的观点:现在回顾了一下杨老师的问题,感觉都是好问题。个人以为,来自现实的,有真实需求的,教师有解决欲望的,都是好问题。
问题一:一个孩子接近放弃了学习,还能不能再做点什么?
面临中考了,孩子成绩已经掉下来了,这是令人非常痛心的。从问题的陈述中看到,孩子曾经成绩中等,就更令人痛心了。
但这个问题要解决,如果没有班主任发动,很难操作。而班主任的表述,是能做的已经都做了。那不知道“能做的”“都做了”具体都指什么。
父母是盲人,只要孩子平安就好。这是家访之后获得的家长期望的表达呢,还是家长也不知道孩子缺乏学习动力,之后无奈的妥协呢?
父母都是盲人,孩子身体还健康,这是很幸运的。这时候,这种运气,还有将来要帮助家庭改变生存状态,都需要这个孩子积极学习,挑战未来。我以为,要激发这孩子的动力,需要和这个孩子深入接触才行。
困难,当然也肯定存在很多。最大的困难,是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进入放弃的。他和周围的同学怎么就一步一步隔离了?没有人关心他吗?他也没有运动方面的爱好吗?面临中考,其他同学又很难抽出时间来来帮助他。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一个学生在班里不学习,存在感又没有其它事情可以体现的话,又处于青春期,这份无助感带来的伤害是很深刻,处理不当,会是长期的。然而我们的教育没办法。
进入问题二:学习的节奏。
我理解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时间。是自己感觉的恰当时间段。比如注意力有效维持的时间,兴奋时间,等等。第二个要素,是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自主知能感觉。我用“知能感”一词,具体指,认知和自我效能感,相结合的一种意识。
根据杨老师的做法,课堂上的集体学习活动,一个难点就是协调学生的集体学习节奏。这一点我理解为个体学习节奏的外部影响要素。如果学生的个体学习节奏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安排是合拍的,则学习效果较好。如果不合拍,则学习效果不够好。
这个估计每一个有教学经验的都是都面临过类似的情境。只不过杨老师有较为清晰的觉察。
想起一件往事。当年我毕业前去找工作,去了上海某初中。上课的班级应该是初一,学生都感觉还是小朋友。当时我还没有实习过,丝毫没有教学经验。讲完知识点之后,我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然后学生一个动作震惊了我:全班同学齐刷刷地拿出练习本,手握着笔,双眼聚精会神地看着我,等着我发布练习指令。这个情景让我慌乱,因为我的思路还是乱的,练习什么题目,还要临时去书本上找。
这个点的奥妙,我后来没有学习到。作为一个失败的经验留在人生里。现在回想,这个班的老师,平时把学生的学习节奏训练得多么精确。至少在行为方式上,就像经过军训一样。我以为这是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这是上海的数学教学厉害的地方。
同时,问题也可能有另外一面不可忽略。老师控制程度较高的课堂,孩子自主觉察自我学习节奏的机会,可能弱一些。
一个学生对学习节奏的掌握,我以为是综合了“目标澄清,策略应对,过程实施,效能评估”等几个要素的五脏俱全的行动小麻雀。麻省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一个行动-认知-效能感觉概念。
如果帮助学生发展自主的学习节奏感。最近看到的一个概念,我想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概念叫做“闭环思维”。本来是讲职场,做事靠谱的一个策略的。闭环思维有三句话:凡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然后行动策略上,借助PDCA的行动闭环,构成一个行动闭环。
具体此处就不展开了。学生在应考阶段,任务繁重,如何获得掌控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有效的策略,是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