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妈妈在咨询时向我诉苦,说她本来想培养下孩子做家务的习惯,但孩子一开始不太愿意,于是她想着用点奖励来诱惑孩子。于是和孩子约定,扔一次垃圾1块钱;洗碗/擦桌子2块钱;扫地/拖地3块钱。金钱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果然热情满满地开始干起了家务,妈妈也开心得不行。
但好景不长,孩子渐渐开始偷工减料,洗碗随便用水冲一冲就完事;拖地时打湿拖把随意拖一拖就不管了。一旦家长因为做的不好而拒绝给钱,就又哭又闹,直至罢工。妈妈这才开始担心,自己用金钱奖励来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的方式是不是太过火了。
在摒弃了传统的打骂式惩罚教育后,很多家长开始学着使用奖励来正面强化孩子的行为,但在使用奖励的过程中也经?;崤龅缴鲜稣庋奈侍狻5降资墙崩旧泶嬖谖侍?,还是我们使用奖励的方式出了偏差呢?
一、滥用奖励无法塑造内部动机
在上一篇文章《想要避开谬误?先从“认错”开始 - 简书》中,我介绍了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当我们的行为和之前的想法或信念(“认知”)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经?;岬髡约旱南敕?。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费斯廷格和他的学生卡尔史密斯设计了一个著名实验,探讨了认知不协调产生的一些细节。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你正在参加一项心理学实验。在一个小时的实验过程中给你分配了一些无聊的任务,比如反复地转木头把手。在你结束实验后,研究者解释说这个实验关注期望如何影响绩效(胡扯的理由)。因此需要你让在外面等着的另一个被试认为将要做的实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因为这是一项科学研究并且会付给你报酬,所以你答应告诉下一名被试(其实是研究人员假扮)你所经历的实验过程是多么地令人兴奋。
“真的?”那个假被试问道?!拔乙桓雠笥言谝恢苤白龉飧鍪笛?,她说很无聊。”
“哦,不。它真的很有趣。在转动把手时你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我保证你会喜欢?!澳慊卮鸬?/i>
最后,另一项研究会让你完成一份你对转动把手喜爱程度的问卷。
现在让我们来预测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你最可能相信自己的小小谎言并且真的认为实验很有趣?是当你得到1美元时?还是当你得到慷慨的20美元时?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高报酬会产生好的效应。但结果恰恰相反,那些仅仅得到1美元的被试对转把手这个实验的喜爱程度更高。因为那些仅仅得到1美元的被试会觉得这点报酬不足以成为他们撒谎的理由,因此会感受到更大的不协调,从而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其实是真的喜欢这个实验的。而那些得到20美元的被试能为自己的撒谎找到充足的理由(为了钱),而体验到较少的失调。
在后续的一些实验中都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让一群大学生写“支持提高学费”的文章,那些获得较少报酬(甚至无报酬)的作者比那些获得较高报酬的作者更支持这一政策。
这些实验都揭示了一个道理——当人们去做一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如果外部因素过于强大,人们就会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受到外部力量强制的结果。而如果外部力量不足以解释我们的行为,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行为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内在动机。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孩子在打扫房间时是认为:“我之所以打扫房间,是因为我想要一个整洁的房间。”而非“我之所以打扫房间,是因为如果我不做的话我爸就会打我/我妈就不会给我100块钱”。所以,不要再滥用奖励了,因为过度的奖励和暴力一样,都是为了强迫和控制孩子,而强迫与控制,是无法塑造孩子良好的内在动机的。
二、滥用奖励可能破坏内部动机
“老人和熊孩子”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说的是一群熊孩子老是在老人家门口吵闹,老人不堪其扰之下没有大声制止和打骂,反倒每天给钱请熊孩子来玩。但每天给的钱都逐渐减少,直至最后熊孩子们都不愿意来玩了。就这样,老人成功“赶走”了熊孩子。
心理学家雷珀通过实验发现了类似的现象。雷珀挑了些爱绘画的孩子分为AB两组。A组孩子得到许诺:画得好,就给奖品;B组孩子则只被告之“我很喜欢你们画画,我想看看你们画的画”。两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孩子得到了奖品,B组孩子只得到了具体的点评。
三个星期后,心理学家发现,A组孩子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也明显降低,而B组孩子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做多次论证,结果是一样的。
老人和雷珀都通过给予人们奖励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从而让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奖励,这样就会破坏他们的内部动机——因为兴趣而去做。
三、奖励是把双刃剑
奖励有时并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滥用奖励甚至会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但这不代表就要完全抛弃使用奖励这一手段,只是在使用奖励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当孩子初次面临有难度的任务时可以适当使用奖励
就像每一场比赛和挑战或多或少都会有奖品一样,当你希望孩子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时,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奖励。例如:孩子初次一个人睡觉;第一次自己去上学;第一次自己去买东西……因为这些事情很难单靠孩子的内部动机驱使他们去完成,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帮助他们完成0到1的突破。
2、注意奖励的方式,不让孩子感受到外部控制
前面说道,如果奖励是为了控制人们,而且人们自己也相信是奖励导致了他们的努力,那么这会降低个人对于工作得内在兴趣。那么反过来,如果奖励是针对人们的内在特质和需要,则它会增加个体的内部动机(那会让人们觉得:“我很擅长于此”)。
所以,当孩子完成独自上学的挑战获得奖励后,记得一定要补一句:“我并不奇怪你能完成这个挑战,因为你一直非常地勇敢和机灵?!?/p>
另外,就像当年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常用的小红花奖励一样,有时候精神奖励会比物质奖励更能增加孩子的内部动机——毕竟孩子都有受到他人认可和肯定的需要,而不一定有赚钱的需要。所以,如果想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那么虚拟货币会比真金白银更有效果。
3、不要事先规定好奖励,而是事后给他惊喜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小红花”渐渐地不再管用了。他们的需要随着眼界的开阔变成了一些更加实在的东西,这个时候物质奖励将不可避免地重新成为重要的工具。在使用这个工具时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事先规定好奖励,而是事后给他惊喜。
以考试为例,如果你事先和孩子约定好考了90分以上就去游乐园玩,那这个物质奖励就变成了你控制孩子学习的工具,孩子就会认知到他是为了去游乐园玩才好好学习,而不是因为想获得知识。这样你就破坏了孩子本身的内部动机——求知欲。
而如果事先和孩子没有这个约定,但你知道孩子一直很想去游乐园玩。那当他考试成绩有进步时,你就可以跟他说:“你这次考试比上次进步了很多,看来你最近真的非常努力地在学习。为了庆祝这个,我们这周末去游乐园玩吧?!?/p>
这样,你不但给了孩子惊喜,同时也让孩子在潜意识里知道“好好学习还会有奖励”,而不是“为了奖励,我要好好学习”。虽然只是表达的顺序颠倒,其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暴力教育的核心是“控制”,父母以或明或暗的暴力手段强迫着孩子按照父母的规划成长。暴力教育的生存之道在于它明显的短期效果,孩子确实可能在年少时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表现,尤其是学习。但这一切都在败坏着孩子的学习胃口,破坏着孩子成长的内部动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大部分都在人生的这场长跑中后继乏力。
而如今,暴力教育虽已逐渐消弭,但暴力教育的核心却仍然存在。如果我们仍然认为孩子就像一件泥塑的陶瓷,可以任意揉搓成我们想要的样子,那无论是奖励还是暴力,我们仍然是在控制孩子。
孩子其实更像一颗树苗,他有自己的生长方向和周期,我们能做的只是他年幼时给他浇水施肥,偶尔杀虫修枝,然后静待他茁壮成长,叶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