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840字??阅读大约3分钟
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打工妹,东莞。仅仅这两个关键词,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这部纪实文学,将时空背景锁定在2000年到2007年左右的东莞,很大程度上还原了10多年前的真实东莞,世界工厂东莞,还原了数百万在东莞打工的女孩,他们从农村到城市的人生轨迹。
作者张彤禾,美籍华人,驻华记者,多年生活在中国,对于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变化,她有着异常敏锐的直觉。这一次,她放下新闻视角的短平快,用了足足两年的时间,将目光聚焦到特殊群体:打工女孩。
湖北的吕清敏,湖南的伍春明,未满18岁就出来打工,是书中的观察样本,作者与他们一起深度体验式生活,曾跟随其中一位,到老家过了两个星期的春节。
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特点:在工厂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个背景相似的打工女孩:在农村出生,没念过什么书,穷。
敏和春明是属于勤奋、上进的那一部分,她们经历了从生产线上的工人到办公室文员的关键一跃,利用晚上加入学习电脑和英语的热潮。
也曾经历频繁跳槽,大胆与人合伙创业,遭遇失败,在成功学和快速致富的催眠下,进入传销,身无分文,从头再来。
她们的人生轨迹,体现在一连串的数字上,300,600,1200,1500,4万。
没错,这是同一个人,曾拿过的月工资。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去做小三,不愿被命运捆绑。
只有靠自己。这是她们在初中辍学的时候,在寄钱回家的时候,在被辞退拿不到工资的时候,就得出的结论。
我也曾置身其中。05年的盛夏,混入打工大军,涌入广东中山,经历手机被骗之后,在一家照明企业做内刊编辑,那是唯一可以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12个人一间宿舍,洗澡上厕所在公共区域,衣服晾在不见阳光的走廊。1400一个月,30天无休,请假扣工资。
06年,跳槽到另外一家企业,工资翻倍,还有“双休”,一个月休息两天,不扣工资。在这家公司,干到09年,直到考上公务员。
2019年,我去了一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中山古镇。高架,高速,城轨,交通越来越发达;海州村里的荒地,早就开发出来,建起高楼和厂房。曾经的同事,开了灯具厂,生意挺好。
上个星期,回老家,遇见了过年时见过一面的邻居,36岁,两个小孩的父亲。小女儿在他那里呆了一个月,这次回家,特意送她回来上小学。
10多年前,他和同学们出去打工,在东莞,直到现在,仍在那里上班。只不过,早就脱离了当初的流水线,成为管理层。
青苔不会消失
如果说“打工女孩”记录青春的群体努力向上游动,那“青苔”则记录一群灰暗的生命走向衰亡。
早在2018年就看过,不忍细读。生活,对于书中那些人而言,都过于遥远,每天睁开眼面临的,是生死门槛。
书里面的章节,光看名字,就不寒而栗:血煤上的青苔,尘肺,在地雷上寻找家园,袁凌将目光聚焦最卑微的底层人群。
比如,尘肺患者,2015年全国就有600万,其中一位,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年幼的儿子留给爷爷奶奶,自己在患病后不久撒手人寰。
缺失家庭温暖和父母温情下长大的孩子,前路将会如何?这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关于留守儿童。
在“高墙内外的留守”这一章,讲述了一个叫崔凯的男孩,上了兰州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当上了公司主管,一次聚会时,受到身材高大的员工言语刺激,用敲碎的啤酒瓶刺瞎对方眼睛,被判入狱。
平时寡言少语,从不与人冲突的他,被问及为何表现如此反常,他向作者道出了隐情:源自童年深藏心中的恐惧。从小与外婆生活在一起,从小受人欺负,却不敢还手。
《2015中国留守儿童白皮书》显示,全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迷茫,对未来没有信心和方向感。
迷茫感会一直延伸到他们的成年,没有进入主流的意识,在社会边缘辗转飘荡,很多人或早或晚,一脚踏空。
这与李玫瑾教授的犯罪心理分析,几乎如出一辙。
打工女孩,留守儿童,人生的轨迹到底会怎样?在哪些环节,哪些因素,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纪录片《出路》,导演用10年时间,跟踪拍摄了农村女孩,小镇青年,国际大都市少女的人生十年。
2009年,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农村女孩马百娟,10岁,上小学二年级。
她在作文里写到,“长大后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给家里买面,因为面不够吃,还要挖水窖,因为没水吃。”
2014年,16岁的马百娟,在老家结婚,嫁给了表哥。
她在表哥工作的陶瓷厂劳作,日复一日吸着粉尘。陶瓷厂就在她当年退学的水车小学隔壁。
人生的出路在哪里?
10多年前的打工女孩,敏和春明,以及85后的她们,如今已步入中年,如果按照既定节奏,应该奔波在家庭、孩子和工作之间。
马百娟她们,将粉尘和噪音的轨迹,刻进了眼角和眉心的皱纹。
苦难的底色不能改写,青苔不能擦去,却终会消失,在太阳照射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