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了《令人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被作者的理念深深折服。断舍离的概念我们都懂,但真的让我们扔掉家里的大量东西似乎很难做到,日本当红整理师近藤麻理惠从心理层面说清楚了物品和拥有者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整理和人生选择之间的关系,她让我相信,真正的人生从整理开始。
一、在丢东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接着你应该考虑:“为什么想过那样的生活?”为什么睡前会想要点上精油?为什么想边听古典乐边做瑜伽呢?
对于自己的回答至少要问三个“为什么”,可能的话要问五个“为什么”,以此不断地反复追问自己,你会突然发觉最终的答案十分简单——那就是无论丢弃物品还是拥有物品,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听起来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但这是自己经过一番思考后才得出的结论,心里才有了石头落地的轻松感。记住,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不断减少物品,直到“适量的感悟点”来临
经过整理后,东西不断减少。终于有一天,你突然明白了自己拥有物品的适宜数量。这一难忘的时刻终于瞬间来临,你会清晰地感觉到。那时,只听到头脑里倏地响起了“嗡”的一声,自己突然产生了顿悟之感:“啊,明白了,我只要拥有这些物品就能无忧无虑地生活了!”或者:“只要拥有这些物品,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了!”整个人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我把这个瞬间称之为“适量的感悟点”。真是不可思议,只要头脑中有了这个感悟点,以后就绝对不会再增加东西,也绝对不会出现反弹的现象。
通过整理后,大大减少了拥有的物品。自己在生活中重视的是什么,以及价值观,都变得一目了然。总之,目标并不在于追求减少物品或者有效地收纳物品,而是以心动感选择物品,以自己的标准过上快乐的生活。
拥有大量的物品而不懂得丢弃,这种做法并不是爱惜物品,而是恰恰相反。而通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
三、整理房间之后,才发现心中真正的渴望。
为了清醒地认识自己,可以冥思苦地进行自我分析,也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但我认为整理是最好的捷径。那些拥有的物品会准确地诉说你做过的所有选择。因此,整理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盘点自己得失优劣的过程。
四、是“对过去的执着”还是“对未来的不安”?
如果进一步深究不能丢弃物品的动机,其实也不外乎两个,那就是“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
“对过去的执着”或者“对未来的不安”不仅是自己拥有物品的方式,也是人际交往的模式,选择工作等的标准。
比如,一个对未来惶恐不安的女性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她不是纯粹以“我喜欢这个人,和他在一起就开心”的理由与其交往,而是惴惴地这样想着:“如果和这个人相处也许会得到些好处。”或者:“如果和这个人分手也许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庇辛苏庋睦碛?,她即便是不喜欢那个男性也会愿意和他一起生活。就选择职业来说,她也不是以“我喜欢这项工作”或者“我想做这项工作”为理由来选择,而是这样想:“如果能进入这家公司工作就好了,因为它是大公司,就是跳槽也比较容易吧?”或者:“只要取得这种资格证书就该安心了吧?”她通常就以这样的理由来选择就职的公司和自己的工作的。
至于对过去执着的人则是另一种表现。有的人以“我忘不了分手两年的恋人”为理由,无论如何不愿开始新的恋爱。有的人明明知道现在的工作方法不对,但他借口“以前就是用这种工作方法做成功的”,就是不愿改变工作方法。
如上所述,当你秉持“对过去的执着”或者“对未来的不安”时,就会发生不愿丢弃物品的情形。对自己而言,都是处于无法判断对现在来说,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多余的以及“自己想要得到什么”的状态。
透过物品,我们能正确地审视自己“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最终找到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极其宝贵的东西。于是,自己的价值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今后的人生选择也会不那么迷茫。
若能不再迷茫,且对自己选择的事业倾注极大的热情,就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因此,面对物品刻不容缓,越早越好。如果你要开始整理作业的话,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