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食欲不佳,总是扒拉两口饭就觉得饱了,吃下去的东西也总觉得消化不动。想起小时候老妈的叮嘱“饭要吃饱”,包括现在给家里打电话,这也仍是主要的叮嘱内容;出去请别人吃饭,席末了也总免不了要问一句“吃饱了没”。吃饭吃饱,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细想起来,吃饱两字后面却也大有文章。
老祖宗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的重点在欲字,饮食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基本欲望所在,所以吃没吃饱,要吃几分饱,其实讲的是人对于自己欲望的实现与满足问题。
在古代自然农业的供给和生产能力有限,吃饱穿暖是头等大事,人们要很恭敬的尊重自然,顺应农时,勤勉劳作才可以免去衣食之忧,所以孟子对梁惠王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衣食的得来如此不易,以至于对粮食的珍惜格外重视。这种传统在农村长大的同学应该有切身感受。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最多的一句话是“用脚踩饭?;岜焕坠?,吃饭时若是碗里还剩有饭粒,会被父母厉声喝斥。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深入,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物质产出极大地丰饶起来,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部分人脱离了直接的农业生产。物资既充足,又不能切身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珍惜的传统似乎便渐行渐远。只是吃饱已经远远不够,还要猎奇各种珍馐,出去请人吃饭,盘里若是没剩下几个菜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相比之下,吃饭剩下几颗饭粒这种事情反而可以成为节约的楷模??苫赝防纯矗颐浅韵氯サ亩髡娴氖俏颐巧硖逍枰穆?,或者这些根本就是在吃给自己的欲望,吃给自己虚妄的满足与虚荣心。
以此推而论之,食物之外,我们对待自己的其他欲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天主教七宗罪里暴食、贪婪就占了两宗。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讲到,资本主义的精神实质与新教伦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正是早期清教徒那种禁欲节俭的生活方式为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积累起客观的物质基础。佛陀认为苦行并非正道,不倡导苦行,但认为坚持基本的戒律乃是修行的基础,在临终前告诫众弟子要“以戒为师”,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样一条基本路线,千百年来被一代代佛教徒所践行。在先哲圣贤眼中,基本的节制与自律则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大学里讲“知止定静安虑得”,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都在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自己的欲望。
时刻懂得惜福,培福的人,虽处于丰腴之中,却不会因此而轻易浪费,乃至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他们有着深刻的同情心,能感知到自己凭以生活的每一份物质资粮都是造物的无私恩赐,后面都蕴含着许多辛勤劳动;他们也同样知道“广厦千间,夜眠七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而沉溺在欲望海洋里的人,则永远也没有办法靠岸,这样的人,被贪婪和欲望蒙住双眼,吃再多也不会饱,拥有再多也不会满足,即便身处丰腴也不会开心,最终恐怕只能堕入饿鬼道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