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艾薇有幸参加了魔法童书会的亲子阅读推广活动——阿甲老师亲授图画书玩法十字诀,真是获益匪浅,所以将笔记整理出来,好在今后的共读实践中有所借鉴。
听阿甲老师的讲座,最大的感慨就是他把阅读看作是一种游戏,通过这种游戏,父母打开了一扇窗口让孩子接触到一个图画的世界,但同时父母更从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收获启发,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视角。与其说亲子阅读是一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启蒙方法,不如说它只是父母和孩子相处时玩的一个游戏,以不太功利、不太正经的心态参与其中,便能一起享受交流过程的欢乐,也收获丰富的探索成果。
阿甲老师的“图画书玩法十字诀”就围绕“玩”字,作出了内容上的阐述和深入。这十字诀便是:
唱、念、说、
做、画、演、吃、
破、聊、想。
这口诀中的每个字,其实代表了亲子阅读的一类玩法,它们互不排斥,一本绘本或一次共读都不必拘泥于某一类玩法,只要孩子和家长玩得开心,自由组合着玩才最好!每类玩法都要细细体味的话,恐怕还要认真读读阿甲老师写的书呢。在讲座上,阿甲老师针对每个字做了一些演示、举例,同时分享了他个人对每个字的一点体会。
唱,阿甲老师以蔡皋先生所绘的《花木兰》为开场,亲身示范了将绘本唱给孩子们听的玩法。配合着中华音韵的《木兰辞》,由阿甲老师娓娓唱来,其中的些许感动不知从没接触过古文的孩子们是否也会有共鸣,但艾薇觉得,在目前儿童绘本以外国作品为主的大背景下,这本《花木兰》着实让我看到了中华绘本的独特魅力。以阿甲老师的经验来看,适用于歌唱的绘本如《苏武牧羊》、《拔萝卜》、《黎明》、《约瑟夫有件旧外套》、《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等等;适用于诵唱的绘本有《老鼠娶新娘》、《一园青菜成了精》、《我们要去捉狗熊》,等等。
念(即:大声读),是一场“讲着与听者的共谋”。阿甲老师觉得图画书是最适合大声读的,因为它篇幅适中、文本语言都比较精炼,内容形式却很多样,在节奏感的呈现、调子的铺成、氛围营造方面都比较到位。那么,有象声词的绘本特别适用于这种玩法。于是,阿甲老师以《噗、噗、噗》为例,示范了念的乐趣。老实说,像《噗》这类绘本正是艾薇共读时最头大、投入最勉强、感觉最莫名、有时甚至有些恼它无聊的图画书了。但阿甲老师还真让我开了眼!原来,尝试着抛开成人固有的一些成见,单是缓缓地念出这些标注发音的字,反而就能传达绘本想带给孩子的乐趣了,而当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时,图片或象声词背后的意思和道理、画面的色彩或构图……这些都不再重要了,而我,也能体会这本绘本的乐趣了。当然,不同体例的绘本也有不同念法——
如《小房子》、《月下看猫头鹰》,可以用散文诗式的念法;
如《这不是我的帽子》,可用独白式的念法;
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可用两人对话式的念法;
如《小猫头鹰》,可用多人对话式的念法;
如《园丁》,可用书信体兼叙述式的念法;
如《蚯蚓的日记》,是日记体;
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可采用对话兼叙述式的念法;
如《勇气》,适用于警句式的念法;
如《西雅图酋长的宣言》,则可用宣言式的念法。
说(即:讲故事),是给图画书所呈现的内容做一些背景交代、画面解释等,帮助小读者更好地理解绘本。无字书是适用于这个玩法的首选,但是在讲故事的时候,成人经?;嵯萑虢种械幕姹居米髁伺浣敲浇榈奈笄?,所以我们多少需要注意压一压自己的叙事才华,将主角身份还给绘本。阿甲老师以《什么猫都有用》这本绘本,向大家示范了在说绘本时如何适时地将背景知识带入画面,他用与唱、念相结合的方法,在讲到戏曲内容时把《李白邀明月》的段子说进了故事中。最后,要把故事说好,阿甲也给想尝试讲故事的成人们提了些建议:
故事讲述十要点:
>自我介绍
>手持绘本
>恰当引入
>要有互动(少提问,配合情节适当停顿)
>抬头讲故事
>语气稳定、平和、自然
>节奏上要慢慢读
>声情配合恰当
>画面对着听故事的人
>收尾简洁故事讲述成功的三大秘诀:
>选书
>选书
>还是选书
在重点讲完“唱、念、说”这三种玩法后,另外七类玩法,阿甲老师也做了阐述和示范。做,就是做游戏、做活动,可以借着绘本共读的契机,走到户外,结合民间游戏把绘本“玩”起来——
《拔萝卜》:开展拔河活动;
《小黑鱼》:延伸到抢凳子活动(也叫:音乐岛游戏);
《老鼠娶新娘》:开展“猫捉老鼠”;
《一园青菜成了精》:联想到“擒主帅”(碰拐)游戏;
《大熊抱抱》:追逐游戏;
《和甘伯伯去游河》:动作模仿游戏;……
画,都说绘本是一座座纸上的美术馆,当孩子经由绘本接触到五彩的艺术天地时,我们何不顺水推舟,跟着绘本画家一起去尝试涂鸦、画画呢!阿甲老师向大家推荐了艾瑞卡尔的图画书博物馆网站(http://www.picturebookart.org/),网站上还会向孩子们介绍如何自己动手做绘本,人人都是绘本小画家!诸如《好饿的毛毛虫》、《彩虹色的花》、“米菲”系列、“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都是适合引导孩子们模仿涂鸦、二次创作的好绘本。
演,最简单的表演可能就是最好玩的。比如那些和抱抱有关的绘本(《抱抱》、《会飞的抱抱》)是最适合演着玩的了,哪怕很小的孩子也可以演拥抱,当他们演完各种拥抱后,他们对绘本的理解、或是呈现的演绎效果,这些都无所谓啦,让他们体会拥抱的亲密感、享受这些快乐瞬间才是最重要的。
吃,这是需要有点突破的玩法,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和吃有关的绘本,然后去实践它?!妒诽馈肥前⒓桌鲜α龅幕姹局唬∏『苁屎嫌美础俺浴?,我们可以学着绘本里的样子,煮一锅石头汤,然后对这本绘本的理解就自然而然在孩子们喝过石头汤后更深入了,据说外国的小朋友还真都喝过石头汤呢。
破,是要破解一些问题。阿甲老师提到了《大猩猩》,据说画面里有很多符码之乐,如果和孩子一起尝试着去寻找它、破解它,那共读就会像侦探解密游戏那样有趣了;《蚂蚁和西瓜》则是阿甲老师的女儿让他见识了发现细节的快乐,很多时候,我们惊讶于孩子们的视角,就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再度打开自己的理解之翼,去对这个世界形成更有趣的认知吧!
聊,有些绘本,不聊不明,这时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就绘本的内容、主题、背景等展开讨论和交流。钱伯斯的两本书《说来听听》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可以为“聊”这一玩法提供很多启示,可惜网上已经不大容易买到了。阿甲老师提到的《我有友情要出租》、《我不知道我是谁》、《隧道》、《爱花的?!?、《小黄小蓝》等等绘本都是适合于聊聊的。
最后,以“想”作为十字诀的尾声,其实用到这一玩法时,经常意味着:绘本虽然读完了,领悟才刚刚开始。阿甲老师以《神奇变身水》为例,示范了最后一个玩法,同时又强调了他与孩子共读绘本这么些年最深的一个体会——鼓励孩子做自己、认同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就让我们跟着阿甲老师一起把绘本玩起来吧,当阅读成为一种游戏,孩子就会把书本视作朋友,看到更多的观点和更丰富的世界,这不正是父母们想要呈现给孩子们的么?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微信订阅号IPBHshanghai,或简书留言、供稿,一起交流分享绘本阅读体验;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