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跟孩子讲自己小时候的偶像,当年的我甚至认为明星都不能拉屎放屁之类的俗人做的事,只是因为他们是明星。对于当时的明星把他们当成神一样看待,那也算是追星一族,当年自己收集了很多四大天王的海报和唱片,渴望成为他们那样的明星,这是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
? ? ? ? 那个时候的磁带都是十块钱一盒,父亲当年的工资200多元,那年的猪肉一块多,所以一盒十块钱的磁带已经是很奢侈的东西了。那些年,我陆陆续续的收集了一抽屉的磁带,记得无数个夜晚,躺在床上把耳朵贴在录音机的外放喇叭上,盯着墙上向我微笑的郭富城,耳边响起的“对你爱爱爱不完....”
? ? ? ? 初中那年看到报纸上贴有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信息,还是一个书信的年代,自己按照上面的地址写了一封真诚的渴望报考的愿望信,随后竟然收到了回信。内容是让我买一份招生简章,在信封里放五元钱就可以了。随后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真的到我手里了,我仔细翻看着里面的内容,知道了考取北京电影学院是要通过高考,然后高考是需要上高中,而当年能考上高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就像对于当年的我,考上高中是不太可能的事。
? ? ? ? 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任何的事情都变得合情合理。那个懵懂的年级因为有了梦想,于是自己开始努力的学习,最后神奇般的考上了高中,初中班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才能考上,而原来垫底的我,竟然顺利的考上了高中。对于当时的兴奋,如今没有什么印象了,反正没有让家里花钱上高中,自己已经很扬眉吐气了,上高中是有分数线的,低于分数线的如果找关系想上,一分多少钱,差多少分就交多少钱。很多人因此交了上万的差分费。那年母亲说我给她挣了几万块钱,我想只要好好学习一定会为父母挣钱的。
? ? ? ? 高中是自己青春的缩影,是回忆起来最能称之为青春的季节。一切美好的如同电影一般,年轻的荷尔蒙在未知的世界任意碰撞。
? ? ? ? 小城里有家电影院,最早的时候是青年文化宫,外观是当年苏联建筑的模样。我们小学的时候开学典礼,到后来上初中高中的开学典礼都在里面开,因为礼堂特别大,里面还有小城唯一的舞台,所以从小就觉得那里特别的文艺,后来文化馆的礼堂被改成电影院。那是最开始有电影大片的年代,好莱坞的影片第一次进入中国,《真实的谎言》、《勇闯夺命岛》、《断箭》、《变脸》...
? ? ? ? 礼堂很大,看电影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坐在第一排,仰着脖子,耳朵被前排的音响震得嗡嗡,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以至于现在看电影也总是喜欢坐在最前排看。后来有时候也喜欢跑在最后面去看。记得5毛钱的电影票,有时候跟着人群混进去,后来干脆找到了一个翻越围墙的方法,从旁边的楼房跳到电影院的厕所院内,于是那几年看电影就跟演谍战片一样,躲避电影院工作人员的检查,也跟武侠片一样飞檐走壁。
? ? ? ? 后来外面上大学的时候,才知道大城市的电影院都是小剧场的电影院,里面没有那么多的人,连电影院固有的味道也没有了。至于电影院是什么味道,那好像还是小时候礼堂里面说不出来的味道,那是我记忆中看电影的味道,后来电影院里全是爆米花的味道,那和我记忆中的不一样了。
? ? ? ? 如果说自己后来选择学表演,多少可能和小时候翻墙看电影有关系,多少次梦想着自己可以登上荧幕,让自己的父母可以看到自己,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后来支撑着我走了很远很远,也离家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