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王在奇葩说里大喊:我告诉自己,我有梦想我要坚持,我要坚强,我要红,我要成为SUPER STAR!
周冲在文章里反复强调:持续不断地努力,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最近半年里我读过的新闻,至少有5位名人讲到他们每天只睡4个小时,强调自己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
在个人成长这方面,媒体一直在倡导的理念里有几个关键词:
脱颖而出
领头羊
抢占先机
排行榜前十
一眼看上去,是为了梦想不顾一切。
追根溯源,是对平凡的恐惧。害怕自己沦为“普通人”。
人们希望自己被看到,有追光,被大量的人、更多的人关注。
人们在朋友圈发状态来散发“我很强”、“我很忙但我很好”、“我有意思”的信号,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同,以便区别于"凡人"。
鞋、包、口红、车,要限量的,要定制的。
遇上撞衫,真是比从T台上摔了一跤还尴尬。
追求不凡,和追求快乐,追求成就感,追求宁静,都是追求。
但追求不凡,最虚。
因为摆脱平凡意味着和周围人比较。
你周围的人,在你心里就被定义为“平凡人”,比周围的多数人好,就是超凡,比不过,就是平凡。
有人举过一个例子,两个选择:一个月赚三万,朋友们也都赚三万,和一个月赚两万,但朋友比你少赚三千。
哪个快乐。
你大概也猜得到结果吧。
很多时候,人们通过比较,从周围人的不如意和苦难中来汲取快乐。
那句,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真是照到了人们心里的阴暗角落。
一个人很容易陷入到和他人的比较漩涡里,搞坏心情,花没必要的精力。
和亲戚吃饭,盘问我的收入,然后对方忿忿地说,你看你们同届的XXX做护士,一年赚30万,都买了两套房了,你不也是学医的,
咋赚这么少?
其实护士并不是很稀有的职业,从业者很多,但因为和同届的我相比,收入高,所以就是超凡的人。
但我应该做的是去一门心思想如何超过这个护士的薪资吗?
即便我做到了,下一次又听到下一句数落,你看你们学校的XXX做CEO,一年赚8000万,都买了两辆兰博基尼了,你不也是这个学校的,咋赚这么少?
比较是没有尽头的,也是乏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比较应该是去掉变量的。比如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位置、患病时间等等因素相同。一组服药,另一组服安慰剂,在相同的饮食、睡眠、活动条件下,服药的患者比服安慰剂的患者恢复得好或恢复的快,才能说明有效。
和人比较,人和人的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备的社会关系,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都不一样。
这种盲目的比较本身就缺乏可比性。
你比周围人弱,高兴不起来 ,夺走你的成就感和快乐;
你比周围人强,又不敢高兴,因为总比你更强的。
即便你们站在同一个赛道,这赛道也是没有终点的,最后只能比谁活得长。
2.?
不想接受自己平凡的现实,所以会有炫耀的欲望。
前段时间刚买了大大的电容麦和外接声卡的时候,我很激动,拍了好几张图,想发微博。
为什么会有发微博让别人知道的想法?
因为这是我过去没有的东西,而且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有。
因为自己感到匮乏,并以为他人也没有,才想证明拥有。
这大概就是炫耀。
普通的盒饭,日常用的桌椅,大家都熟知的讯息,我们不会想要去发布或分享到社交平台里。
社交平台里的照片都是我们想向外界散发的信号:
一个包,一只表,一套口红,意思是:我有钱了。
一本大陆禁书,一台德龙意式咖啡机,一条潮牌牛仔裤,意思是:我有品位了。
围着纱巾站在沙漠里,穿着比基尼侧趟在沙滩上,戴着墨镜站在古镇的石桥上,意思是,我有闲了。
有人说,发的人并不是想炫耀,看的人觉得是炫耀,证明看的人才匮乏。
有道理。很有道理。
但如果你发过朋友圈,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愚蠢的人总想证明自己过得比别人好,聪明人相反。
这个相反,不意味着总想证明自己过得比别人糟,而是,不屑于证明自己过得比别人好。
有人说装B(炫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没错。
但人类进步的阶梯除了装B,还有获取知识,升级认知,锤炼人格。
后面这些阶梯明显更安全。
因为炫耀容易招致嫉妒,鄙夷甚至仇恨。
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至亲,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在意你细碎的欢喜,会无保留的为你的成就而快乐。
3.?
你总说你有选择恐惧症。
你当然不是害怕选择本身,而是害怕选择的结果不能兼得,不能完美。
选衣服,百搭,就兼具不了个性;个性总是无法百搭;
想穿白色布鞋,就要辛苦打理,不易脏的颜色,也没有白色这样清新。
选择低风险,那就要接受低收益。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也不是没有,找到了,那就要接受在事业方面乏有挑战,成长缓慢。
有一次听讲座,一位央视主持人,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经历。
到了提问环节,有人问: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
她很耐心地解释,大意是:你只能选择,没法平衡。专注投入地工作,势必牺牲一部分生活的舒缓和自由度,比如在你的事业上升期,无法在午后的暖阳里坐在藤椅上打盹,发呆一个下午。
如果你倾向于张弛有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生活,那就要放弃部分事业上的成就感。你有时间打盹,就没有时间体会“心流”的状态。
答了几个提问后,又有一个人也许是前面走神了,或是去晚了 ,站起来问了同样的问题。
我坐在第一排,看见了这位讲者露出无奈的笑,不过很快变成了对陌生人的礼貌微笑。
她很认真的说:“依我看来,工作和生活不存在平衡一说,总要有所舍弃?!?/b>
我们这一代人,读书的时候一直被无死角地灌输:不能偏科,你数学再好,英语不好也不行。
所以离开校园,我们也会很自然地得出推论:
工作成就再高,生活不好也不行。
再有创意,不会收拾房间也不行。
再能搞研究,不擅长社交也不行。
但是超凡的人,也总是有短板。
前段时间罗振宇和罗永浩的9小时长谈里,罗永浩谈及他创业经历时说:
不要试图自己补自己的短板,找擅长的人来补。
就像医院里的疑难病患,医生会找其他科室的专家来会诊,而不是自己去研读所有需要的知识,期望成为一个全科医生。
接受缺憾,你才不会在选择上拖延,在过多的纠结犹豫中浪费时日。
才能静心在你选择的方向上集中发力。
就像仙人掌冒出来的刺,在一个领域里冒出一个尖儿来,就赢了,没必要让整片仙人掌都肿大一号。
所以我们既不想平凡,又以平凡的标准来努力,发现自己仍然平凡,就开始厌弃平凡。
如果你给自己的人生的初始设置是平凡,那么沿着平凡的轨迹,一旦超越了平凡,就是福利和惊喜,哪怕依然平凡,也是踏实和快乐。
End
喜欢本文,欢迎分享给和你调性相同的朋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自由的狍子(ID:freepaozi)转载,请私信获取白名单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