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上课有一个习惯,会挨个提问班上的同学回答问题,如果错了会让站着,然后下一个同学继续回答刚才的问题。过了两三节课,孩子们会明白我这个规律,所以如果谁被站着了,那就说明“他回答错了”。这时候我往往会故意让一个回答对的学生站着,然后让下一个同学继续回答刚才的问题。这时候往往大家都会认为“刚才站着的同学肯定错了”,包括这个孩子自己。
? ? ? ?最后我会公布他是正确的,并且询问为什么明明回答对了,但是却并不坚持自己的意见呢?
? ? ? ?有时候我会提问一个简单但是比较容易出错的问题,这时候如果前两个同学回答错了但是他们两个之间答案是相同的,他们就会有信心很多,这时候我再叫第3个、第4个、第5个同学回答问题,他们也会出错,但是声音会越来越响亮,也越来越有底气。最后我告诉他们,你们都错了,正确答案是什么什么。
? ? ? 我经常对学生自称“老六”,即比较阴险的老师,因为我会在我的课件里故意把答案写错,大家明明回答对了,看了我的课件答案,又会改答案,念我课件上的。这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我的课件故意写错答案。
? ? ?不是我故意“老六”,我是想让他们悟出一个道理:权威(老师)说的不一定是对的;绝大多数人都赞同的也不一定是对的。
? ? ?那么,能被触动的学生们,自然会思考一个问题:权威不可信,其他人不可信,什么可信呢?
? ? 自然是只有自己才可信。你之所以对一个东西没有信心,是因为你对这个知识并不能百分百确定。如果你百分百确定,你就会很有底气地知道“我就是对的”,比如你算了3乘7是21,但是有个最牛的数学家告诉你你的答案是错的,你也有底气说“我就是对的”。那如何才能百分百确定呢?要自己钻研一个知识点的原理,当不确定的时候,再去翻书看看,看了之后就起码当时是百分百确定的,下次再记不住还去看,就这样下去,总会产生“绝对信心”。
? ? 就像有个家长说的,产生那种“王霸之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