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德语、法语之后,我才意识到英语语法和它们两个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虽然有相似的一些单词和语法,但德语、法语的动词变位、时态都比英语要多,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也挺抓狂,甚至混淆过。
每一位初次接触二外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见这样的问题:如果是日语、韩语还好,和英语语系不同,但是和英语相似的语系里,二外和英语混淆了,有时候读英语总会发成二外的音。
有位读者问我:“丹妮,我是一名XXXX大学的大二学生,学马来语,从单词字母上看,马来语和英语没什么差别,有些马来词虽说是从英语过来的,但只学了一年多,感觉英语就被同化了,自认为以前英语还不错,但现在感觉自己英语水平还不如初中生,大一考了一次四级,差了30多分。现在备战第二次四级,可是每当一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大脑里就不由自主的想成是马来词,满脑子的在搜索这个词的马来意思,遇到不会读且没有音标的英语单词,一张口就按照马来语的读法,对此我真的是很焦灼,马来语也学不好,英语也弄了颠三倒四!丹妮姐,我觉得我的世界被这两种语言弄了一片混乱……”
我没学过马来语,但是我理解每一位初学二外的人都或多或少遇见过类似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混乱呢?因为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让你产生了错觉,以及经常说二外但是不复习英语,英语就被渐渐淡忘了。
要想二外和英语不混淆,你需要了解这些技巧。
一、把二外&英语的发音弄清楚
语言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不同,发音、单词也如此。
举例说:“R”这个单词在英语、德语、法语里的发音。英语里音标[r]的发音 ,通常有字母组合r,rr, rh, wr都发[r]这个音,如:rice米饭、room房间、mirror镜子。
在德语里,它的发音和英语就不一样,1.[r]为辅音(发颤音),用小舌或舌尖发音均可,如:Rad, rot。2.R在音节中(短元音后)也发辅音(r),但有元音化倾向。如:Barren, Herr。3.当R在非重读后缀-er,-ern,-ert等中以及在前缀-er,ver-,zer-中要元音化为[?], 发音近似[a].Vater、Kinder。
而在法语里,R的发音是这样的:R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舌音”,含着一口水,听起来像漱口时发出的音,发类似汉语中“h”(喝)的音??谛褪牵荷嗉獾窒鲁?,舌后部抬起,与软腭小舌靠近,气流通过该空隙时发生摩擦小舌颤动。发音规律也不一样,比如除了er组合以外,法语单词中R在词末要发音。在rr、rh单词里也是读[r]的音,如:serre 温室、rhume 感冒。
德语、法语课本里,单词是没有音标的。所以你需要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打牢基础,以后打开课本即使不知道那个单词的中文意思,也能够读出那个单词来。
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把基础打牢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学到后面,你就会混淆许多发音,甚至明明看着是英语却读成了法语、德语的音。
二、切记不要零基础同时学两门以上语言
我以前写的文章里一直在强调“专注学习”,特别是学外语不要野心太大,不要想同时掌握多国语言,这是很难的事。路都不会走,何谈跑步呢?
我是在把大学四、六级考试通过之后,才去发展兴趣爱好学德语的。如果连学校要求的基本证书都拿不到,学二外时会很慌张,一边学习二外一边又要担心英语考试。不要想短期内就掌握一门外语,学外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一步一步踏实前进。就算是语言专业的学生,也是用了四年大学时间才把一门外语学好的,更何况是非科班的我们。
不要想着我今天学法语、明天学德语、后天学日语,这样学下来什么语言都学不好。
我自己学习下来的体验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年学一门外语,已经是很难的一件事。你需要每天都坚持学,如果中断时间太久,知识就会被遗忘。而坚持这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困难,更何况是学新的外语。我到现在都不敢说自己精通多国外语,只敢说我“会”,因为精通的境界是需要更多年去积累的,我也希望自己未来能够达到精通几门外语的境界。
网上太多文章为了获取阅读量,取名XX天说流利外语、X天背完XX单词,误导了太多人。也导致大家有种错觉:我学了一个多月,为什么还是达不到流利的程度。
与其想几个月内想掌握多国外语,不如从头开始脚踏实地把一门外语先学会吧,至少学到日常交流无障碍的程度。如果想要几天就能听懂一门新的外语更是不可能,你在短期内想要得太多,就会什么都学不好。
如果你想成为会说八国语言的人,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积累的。
三、总结语言学习中类似、不同的地方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大部分情况是类似这样的:1.这个单词看起来很熟悉,但是不记得它的英语意思是什么。2.发音容易错,不知道该怎么拼写。3.德语、法语、英语语法混淆,导致单词、句子写错,意思理解错误。4.开口说英语的时候会夹杂着其他语言的单词。
你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用心去总结语言里类似、不同的地方。用英语里的星期来举例,学会总结规律,然后牢记单词。英语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天:Monday 星期一 Tuesday 星期二 Wednesday 星期三 Thursday 星期四 Friday 星期五 Saturday 星期六 Sunday 星期日。
德语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天:Montag星期一Dienstag星期二Mittwoch星期三Donnerstag星期四Freitag星期五Samstag星期六Sonntag星期日。德语里除了星期三不同之外,其他都是“tag”结尾,星期三要特殊记忆。
法语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天:Lundi 周一 Mardi 周二 Mercredi 周三 Jeudi 周四 Vendredi 周五 Samedi 周六 Dimanche 周日。法语里除了星期天的结尾不一样,其他都是“di”结尾,类似英语里的“day”结尾。
但是它们之间的发音、单词由来都是不同的。
德语、法语里有些单词和英相似,也最容易混淆。你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把自己经?;煜牡ゴ始锹枷吕?,抽空复习,多练习几次,渐渐就不会混淆啦。
四、该背的语法、单词还是得背
如果你连基础的德语人称变位、常见的动词变位都不想花时间去记忆的话,那也别想着去能够读懂、听懂他们说什么了。其实很多人抱怨自己读不懂、看不懂,问题都出在这里,偷懒。
偷过的懒,以后都要付出更多倍汗水来偿还。
你没有必要一来就要学到德语、法语B2水平,如果能把A1学好都能够听得懂许多日常对话了。不要遇见一点点困难就退缩,觉得自己记不住、听不懂。
当初自己刚学德语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看全德语的课本一片迷茫,根本不知道讲得是什么。但是没关系啊,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就好好弥补。老师不可能只顾你一个学生的学习节奏,那就有时间多背背单词、多听听力模仿德语发音,实在记不住的单词就死记硬背也去背。看不懂就去研究,直到看懂了、明白句子意思为止。
后来能够听得懂一些了,就继续抽空复习。就这样一点一点坚持学着,把A1、A2学完后再回首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然,德语、法语里的人称、动词变位是很头疼的大板块,也是需要强化记忆的。
其实现在每天都很多事情,并没有再学德语、法语了。但就算我现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当我打开德国网站、或者是听德语歌曲时,也依旧能够看得懂、听得懂。语言学习长期不用确实会退化,但你如果把基础打牢的情况下,也能在短期内重新拾起来。
与其每天开口遇见学外语的人就抱怨,不如每天花时间去琢磨、思考那些不懂的外语知识。
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别人偷不走:你的思想、以及学会的知识。
【简书上关于语言学习的其他经验贴,可以点击我的以下链接直接查看】
Let me show you the world through my eyes.
徐丹妮·原创文章
尊重原创,转载文章请提前联系我,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