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金字塔原理》的第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金字塔原理以及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
作者说:“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奔虻ダ此担?b>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有逻辑性的思考和表达工具。
在秘书汇报工作的这个案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金字塔原理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使用金字塔原理后这段话是如何表达的:“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A 和 B都更方便,C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定?!?/p>
在这段话中,秘书先说出了结论“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这是金字塔原理中很重要的表达方式:自上而下,结论先行。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表达时先说出结论,再提出论据,每个论据又可以作为一个小论点,再向下提出论据,一层一层向下展开,就构成了金字塔机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与我们的思维能力有关。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在阅读和交流中,我们的思维能力一部分用于理解词语的意思,一部分用于找到各种观点间的联系,受众在其中任何一项消耗的思维能力过多,都会导致我们的表达无效。所以先说出结论,能够让对方最快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在这个例子中秘书提出了:“A、B、C 周四都能参加”、“只有周四这天会议室没被预定”两个论据来支撑结论。你可能会问:既然论据能够证明论点,是不是论据越多越好呢?
并不是,论据以三到七个为宜。为什么呢?因为人一次能够记忆和理解的概念不超过七个。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你要出去买份报纸,你的妻子让你顺便买点东西回来,她说:“看到电视上有那么多葡萄的广告,我现在特想吃葡萄?!?/p>
你穿衣服时,她又说:“也许你可以再买点牛奶?!?/p>
你穿上大衣,她说:“咱家的土豆不够了应该再买点土豆,对了鸡蛋也没有。”
你走到门口,她又说:“再买些胡萝卜,也可以买些桔子?!?/p>
你按下电梯按钮,妻子说:“还有咸鸭蛋?!?/p>
你走进电梯,妻子又说:“再买些苹果和酸奶?!?/p>
请问,你记住妻子都要你买什么了吗?大概除了第一个葡萄和最后的酸奶,别的都没记住吧。没记住是因为你太笨吗?显然不是,这是因为妻子让你买的东西超过了七个,而且这些东西并没有被归类。
让我们用金字塔原理来解决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妻子都要求你买什么,一共有九种食品,分别是:葡萄、牛奶,土豆,鸡蛋、胡萝卜、桔子、咸鸭蛋、苹果、酸奶。
这九种东西间有没有某种联系呢?
有,我们可以给它们分一下类,葡萄、桔子、苹果都是水果,牛奶、酸奶都是奶制品,鸡蛋、咸鸭蛋都是蛋类,土豆、胡萝卜都是蔬菜。
所以你需要买水果、奶制品、蛋类和蔬菜,这样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
自下而上归类分组,我们就构建了一个金字塔结构帮助记忆要买的东西。为什么使用金字塔原理以后,我们就能够记住之前记不住的食品呢?因为我们将九种食品升级成了四个种类,我们只要记住这四个种类就可以了。
这个推导过程就是金字塔原理的一种思考方式,自下而上地思考,先列出所有信息,然后归类分组、抽象概括。在信息繁多,找不到结论时,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思考方法搭建金字塔结构。
在搭建金字塔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思想,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四种逻辑顺序,分别是:
时间(步骤)顺序,如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如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比如“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一个人,因此苏格拉底会死”就是演绎推理,但因为在演绎推理的表述过程比较复杂,不易理解,所以作者并不建议在表达中使用演绎顺序。
最后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天分享的是:什么是金字塔原理以及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思考和表达工具。
在使用金字塔原理表达时要采用自上而下的结构,结论先行,再向下展开论据,论据一般以三到七个最佳。
在搭建金字塔结构时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考方法,先列出所有信息,再归类分组、抽象概括。
搭建金字塔结构必须遵循逻辑顺序,组织思想的逻辑顺序基本上只有四种,分别是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和演绎顺序,作者并不建议在表达中使用演绎顺序。
以上就是今天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帮助。
《金字塔原理》的其他读书笔记请点击:《金字塔原理讲什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