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两个月,机缘巧合跟着青年执行师的课程做了两期工作人员。因为不带组,就有了机会去抽离着观察这些孩子、教导员、老师。一切的发生,让我十分钦佩。
今天我想讲讲其中一个的一个教导员老师---已经跟过几期青年执行师课程、青少年成长智慧课程,并想着在这条路上传播学问的王莲老师。
第一次在系统里见她,是我自己的导师班,她是助教。因为没有带我的组,所以接触不多,总体印象是干练,利索。
这次跟课,我们被安排住在一起。她的言谈举止,吃饭作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军旅生活”在她灵魂里散发出来的光。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让我对“接纳和允许青少年”有了不同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个感觉让我能够享受喜悦地在课程里呆了12天。
印象里是从一个“堂堂”(不必找了,一个虚拟名字,?;さ笔氯?的学员开始的。
一阶段刚开始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很多孩子对课程的抵触,她们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被父母“送”进来的,而且父母还有很大的期待,要孩子在这里的12天蜕变一新“听话、感恩、上进、自律、学有所获……”。于是对于第一次跟课的我,这些期待我认为是正常的。且不说高额的学费,千里迢迢的路程,光是高中耽误12~16天的补习班,就是很大的代价了!
可是这之前带来的抵触,让很多孩子不愿意走进课堂,一开始的几天,“堂堂”就是需要去房间一遍遍喊着来上课的学员。
这些我是怎么知道的呢?是王莲老师如数家珍一般给我讲述她带组的这小30个孩子的时候,我听来的。她是这样描述“堂堂”的“一个特别好的孩子(当然也没听她说谁不好),文文静静,每次我看到他都喜欢抚摸着他的胳膊告诉他,‘堂堂’你来了,莲姐可喜欢你了,看见你来,莲姐可开心了?!闭飧?7、8的小伙子一边“抖落”他起的鸡皮疙瘩,一边为了这些话,这些惦记,主动进入了课堂。二阶段最后一天他抱着王莲老师,哭的不松手。试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妈妈有没有人孩子感受到这份牵肠挂肚呢?当他做出来不进课堂的“偏差行为”时,谁又能真正相信孩子是好的,他只是用自己的行为呼唤大家给他的爱。这么一个暂且称他为“逃避君”的孩子,在演讲时,走到我面前,大胆地说出他的需求“老师,你可以给我写两条小鱼吗?”我当时特别激动。是王莲老师教会了这个孩子表达,之后回到家里,他也许还会用旧的模式“逃避”,但他已经拥有了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
第二个感触最大的是她的接纳,她每一分钟都在“相信孩子”。为了确保在日后竞选“学长”时数据有理有据,我们安排了每天的出门签到。我能感觉到,一些教导员为了孩子好,不允许他们出课堂,可是这结果往往是孩子也没好好听课,时刻想着怎么出去。而王莲老师在门口登记时,她从不怀疑孩子们不再回来,她都会开开心心地告诉孩子,“我在这里等你”。即使有些孩子出去的时间长一些,也会如约回来。有些孩子上午出去两次以上,王莲老师也会非常真诚地告诉他“今天上午出去已经两次了,回去坐吧!一会儿就课间休息了。”相信父母都知道,哪个孩子多的地方也会有这种情况,可是你真的能做到让孩子为了你们的约定,放弃自己的一些舒服的需求吗?当我们揪着孩子们做不到的事儿时,孩子真的还能为我们类似命令的“协商和约定”做到父母希望的样子吗?
既然是个小的社会群体,真的是什么人都有的,我自己一开始对于一个男孩子就特别不接纳,我甚至觉得如果是这样的孩子,我都不会把女儿送过来给他做同学??墒俏颐且捕贾馈案改赴锖⒆拥沧〉目佳椋缁峄崛恳环植徊畹鼗垢恰?。与其未来不懂得如何与这种人相处,不如现在就在安全的环境里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和模式。这是我个人觉得的。
说回这个我不能接纳的男孩,王莲老师也跟他最好,每天晚上她数算这些孩子的变化时,我真的能感受到她发自内心地看到这些孩子的“好”。她告诉我,这孩子特别义气,为小组加分的事儿,他从来不含糊。我们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及生活背景给了他什么样的经历,但这一刻,他是王莲老师手里的宝贝。
最后就是毕业演讲的那一天了,我们从早晨8:30直到晚上21点之后。前一天定向时,就有人流露出辛苦和不舒服。然而,王莲老师说“小洁啊,你第一次跟课,你都不知道这些孩子讲的有多好,你根本就听不够。只要你和他们在一起。”有了这样的分享,我果然享受了一天孩子们真诚地情感流露。即使他不流利,不言辞华丽。亲爱的父母们,在你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不带情绪地表达自己之前,你们真的像王莲老师一样好好地倾听过孩子语言背后的需求吗?
什么是接纳允许?什么是同理?什么是感同身受?如果这些仅是父母想走进孩子,更高效地“让孩子听话”“让孩子知道你是为他好”,我个人认为,这还是在与孩子玩“技巧”,于是你得一个跟自己斗智斗勇的孩子是应~该~的~!
青少年执行师,今年夏天已经是第八届了,我相信如果一直有这样的一群人为孩子们做事情,会有更多的孩子在最后离开时告诉我们,他不想回家。
因为家里的爸爸妈妈并不及一个教导员更加“爱”他。
真正从王莲老师那里看到的“接纳允许”就像边边老师付出的母爱,大军老师付出的父爱一样,当孩子们被接纳,被允许,觉得这里是安全的、滋养的,这每一个小小的生命之花才会以他自己的节奏开始拔节开花。
祝福每一个从青少年课程里出来的孩子,都可以遇到爱他们,懂他们,接纳允许他们的“莲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