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谁都在学习,也谁都离不开学习。
就像孤独的人最喜欢假忙碌一样,天天开口闭口谈“斜杠”、谈“读书”、谈“学习”的人又有多少是真学习而不是图个心安之举。
不知道为何要做,只知道大家都在做,不能落于人后,于是把这本书买了,跟着加入了这个社群,每周定期参加线下。低质量高频率的努力把自己包装的无懈可击,回到家,深夜,久久难以入眠,这样的日子,好累啊。
聊到教育和学习这个话题,我们绕不开祖师爷——孔老夫子。他的伟大除了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之外,其他开创性地举措亦是造福万世,为不同领域打开了一扇通往康庄之路的大门。
创办私学,打破官学的束缚,有教无类,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观念上的大进步。同时,面对不同背景的学员,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禀赋、性格给他们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施以不同的教法。使之学习效果个人最大化。这些做法和思想至今为教育界使用,返璞归真,不得不服孔子。
他能当老师开班授课,自然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在那个民智未开的年代,民众们发起怒来,想想后果都很严重吧。
作为教育和学习的开山祖师爷,我们跟着鲍鹏山教授的《孔子传》一起来看看,那个年代,孔子是如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步步成长为读书人的榜样,从而成为先贤大德。
也来看看到底一个优秀的学习者的正确姿势到底是怎样。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研究学问,奉献给追求真理。
这里说的是价值观的问题?!拔椅裁炊埃俊薄拔椅裁炊醋??”“我为什么而生活?”听着虚的很,但它们却能在最难、最坚持不下去的时刻拉你一把。
前段时间听李笑来的写作分享。说到一个细节,为什么能坚持写下去?因为他把写作和帮助贫困大学生绑在一起,他多写一个字为资助的大学生多筹齐两块钱。瞬间觉得写作是很有社会意义的事,压根没有“坚持”二字,只会越写越爽,越写越多。
孔子呢,从小家境不好。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岁,他老爸(叔梁纥)去世,年仅十八岁的母亲抚养孔子长大。家里还有一堆的哥哥姐姐,可想那时的生活之艰难。
那是的他,学的多也学的杂,即照顾理想也着眼现实。苦难让十五岁的孔子领悟到:“人生有超越于谋生、超越于谋仕之上的价值,那就是真理以及探索真理而存在的学问”从此走上“志于学”的道路。于是,孔子的精神有了支柱。
2)学有所长
知道了自己为何要学,自然也要质问自己,到底去学什么。
孔子家境不好,生活艰难。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和母亲一起活下来。能让娘俩活着的知识他一定要学,母亲缝缝补补,浆洗扫除,他呢零敲碎打,补贴家用的活计一样不能少。
孔子的理想是“志于学”,难道每天做工拼命讨口饭吃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个时候唯有走上仕途才能找到实现梦想的微光。有个门槛,学习“六艺”并成为闻名遐迩的专家是第一道考验。传统儒业,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于是乎,孔子又开始疯狂的逐一击破,努力学习“六艺”技术。有点像我们在学校的科目,不允许偏科,而且还要求是学霸。要成为绝对的专家才能有名声,有了名气政府才会来招募,有机会一展才能。
孔子在二十岁成为“六艺”专家,有一个事件证明??鬃佣涌桌鸪錾?,鲁昭公听说了,就派人送了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你想啊,国君鲁昭公为什么要对一个刚刚二十岁尚未出仕做官的年轻人如此恩宠和重视,给予礼遇和荣誉呢?答案只有一个:孔子此时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一无显赫的家世,二无自身的财富,凭什么获得尊重?他唯有的就是学问,“六艺”的学问,成了国家需要的人才。
3)敏而好学
孔子曾经这样说过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就是即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一定有如同我这样忠信的人,只是没有更比我爱好学习的人啊。
他向当时各国最优秀的人请教讨学问,不计辛苦,不惜代价,从不吝啬自己的勤奋。
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严肃认真恭敬侍奉的老师名单就有:“于周,则老子;于卫,蘧(qu)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这些人都是孔子前往讨教求学过的人,他们也是当时各国最优秀的大学问家。其中,老子对他的教诲印象最深,对初出茅庐的孔子有极大的提醒和指导意义。
为了求知孔子时常做很多常人费解之事,如鲁国的附属小国郯(tan)国国君来访。宴会上郯子回答了鲁昭公和执政大臣叔孙昭子的提问“他们的祖先少昊氏为什么都是以鸟命名?”的问题,孔子没听到答案,他就一个人赶紧跑到国宾馆,当面讨教。那份劲,痴痴的学,拼命的学。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典在他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说,兴趣有两个功能。
兴趣的第一种功能是推动你探索和发现的的世界,为未来做好能力储备。例如你看到过的爱情片是为婚育做准备啊~~~~
兴趣的第二个功能,学习的动力来源,抵消能力培养中的重复与倦怠感。每个行业的高手都知道各种让无聊的工作变得有趣的策略。如邮差吹着口哨送信,程序员们大讲荤段子。
孔子就是一个把学习当兴趣,把追求真理当乐趣的人。
你在一部《论语》里找不到一个苦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能够好好学习,又有时间、心情时时温习与复习,把知识学会了有不停的琢磨和探讨,甚至有新发现,怎么能不愉快?朋友来了,高谈阔论,插科打诨,真是无比的快乐。
我们知道孔子学生三千,每天来到孔子身边求学和问学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就是“朋”。一辈子不曾停歇,一起探索新知,讨论道理,杏坛上的孔子从内心深处是充实的,他用这种方式得到了自己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贤人志士,保家卫国,安邦社稷。
虽然孔子满口:“知乎者也”。但除了读书孔子的志趣还是蛮丰富的。除了说到的六艺,里面就包罗了唱歌、射箭、算数、骑马等。而且孔子很喜欢“乐山乐水”,到处玩,各种风景名胜,神山大川也是孔子的最爱,给他在学习之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5)智者不惑
一个人有了成就,有了知识最怕的就是堕入到骄傲自满,好大喜功的无底深渊。能够一直保持初心,很难。
在《列子?汤问》中一个故事,两小儿辩日,两个孩子辩日之远近,一个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一个说太阳中午离我们近,还都有相关的经验去佐证。碰到了孔子就他来裁决,结果孔子实诚的回答说“我不知道”。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多?。?/p>
伟人也有知识边界啊,关键在于他赶认?!?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反观现在,不懂装懂的大把人在,感觉被谁说了不懂,不晓脸上就挂不住。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活的确实累。
孔子作为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活生生的用自己的案例告诉后人,学习应该有的样子。
要照抄模仿吗?当然不。拿来反思比对还是很有价值的。
孔子的学习之路大概如此:由价值观掌舵着学习大船的航行方向,一把兴趣做桨,驶向隐士高人之处,问学,求知,加以消化变成可用之学。航行路上狂风暴雨,海盗横行,凭着自身意志加上刻苦顽抗,还好,一路上终于有惊无险。这样的人,怎能不到达真理的彼岸。
今天的孔子,与其误会,不如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