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个我自己的亲身事例。
上中学时我唱歌很烂的,可以算是五音不全,当时特别害怕去KTV,因为去了就要被别人喊唱歌,你可能都无法想象,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怎样的一种被恐惧支配的感觉。
我有个好朋友唱歌特别好听,经常喜欢拉我去KTV唱歌,但又无法忍受我在包间里像个惊弓之鸟一样地躲避麦克风,于是就给了我个建议,让我平时在家拿VCD+音响练唱,说,唱多了水平自然就会提升了。
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赶时髦,在那个时代,我们家除了有VCD这个平庸的家电外,竟然还有功放、音响和麦克风这样的存在。于是在高一那年的一个晚上,我趁着月黑风高父母不在家,就开始了在自家客厅里的独自唱歌练习。
为什么要趁父母不在家呢?当然是因为不好意思呗,要知道在上了中学之后,由于青春期莫名的自卑心理,我还从未在他们面前唱过歌,任凭威逼利诱都不管用。又因为害怕会被周围邻居听到而致使自己丢脸(想想当时是有多蠢啊),开机前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检查一遍门窗,确认所有的两层窗户都关严实了,门也都关紧了,甚至最好恨不能门缝底下也拿上毛巾塞好。然后打开音响,把伴奏声音调大,把麦克风声音调小到自己站在音箱前都未必能听清的程度,再开始胆战心惊的K歌之旅。
很奇妙,大约在一两个月之后,总共算是尝试了十来次吧,我在唱歌方面就找到了感觉和自信,唱歌水准也算是突飞猛进。不仅麦克风音量调大了许多,窗户关没关也没那么在意了。而对于唱K时父母在我面前的经过,我更是视若无睹,毫无压力。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事情进一步演化成,我对唱歌疯狂成瘾了!每天中午晚上放学回家在等饭吃之前,我基本都要打开VCD唱几首歌甚至十几首歌。父母为了喊我吃饭,常常要喊我好几遍,我才会恋恋不舍地放下麦克风。而邻居甚至好多次打电话过来说,嘿,中午了歇歇吧,我们要睡觉啦——以前生怕被听到,现在却变成了,疯狂上瘾而不惧扰民了。
所以大概半年之后,我唱歌的水准就突飞猛进,一年之后,我已经从班里的末流水准甚至是有心理恐惧的情况,变成了班里唱歌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了。到了高三毕业的暑假,我甚至有了自信跑去参加市里的歌手比赛(虽然没拿到名次)。
在这件事情上,我收获了极大的自信。我明白了,任何你觉得自己不行的事情,其实都是一种错觉。只要努力去尝试,去不断练习,就一定可以变得非常好的(当然除了身高不够还非要在篮球比赛中尝试扣篮这样的明显不可能的行为)。多么励志的成长经验啊!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前半段。
故事的后半段既简短又悲伤。
在后来的N年中(为了不暴露年龄),虽然我对唱歌的热情依旧不减甚至愈演愈烈,我发现在唱歌水准上,自己虽然也在进步,但这进步似乎没那么快了。我一直都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可以媲美专业歌手的水准,在KTV还可以稍微自我陶醉下,在录音棚里就显出差距了。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家里对着手机练唱歌甚至还把嗓子唱出了息肉,以至于前段时间不得不去医院做了个小手术,才让自己能够恢复声音。
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前后两段的故事反差这么大?
这其实就是个进步的方法论问题。
故事的前半段,很好的说明了进步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如果我们要在某个领域上入门,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管,先开始做了再说。
做着做着就找到感觉了,做着做着就总结出方法来了,于是做着做着就进步了。
想想看是这么回事吧,我从害怕唱歌,到喜欢唱歌,这过程中可从来没学过什么声乐、技巧之类的东西。纯粹就是多唱,乐感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对声音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熟练。
随着这个进程的发展,自己意识到了进步的发生,于是便产生了自信和兴趣。有了这两样因素,投入就更多了,于是进步就又更大了。这就是良性循环。
有太多人就是迟迟不愿意开始行动。他们害怕自己“做不好”,或者“不够好”,一上来就想要找到最好最有效的方法,结果把时间都放在寻找方法上,反而一事无成。
所以入门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开始。
我们可以称之为“进步第一阶段的方法”。
而故事的后半段,则说明了进步的另一个方法论:
关注成长率才能获得更高效的进步。
成长率是什么,就是成长的加速度。成长的加速度增大了,那么成长的速度自然会快上加快。
如果一味地只是做而不加反思,不寻找更好的办法,很可能会让自己的进步长期停留在某个低水平上难有大幅提升,这就是所谓的“低水平的勤奋”。
所以,应该在保持持续做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停下来思考下方法论和成长率的事情,或者说,在做的时间中留出一定比例来思考这两件事。
这个可以称为“进步第二阶段的方法”。
这事情其实挺难的,一开始也很可能找不到好的方法,成长率也不是想想就能提升的。
但还是要开始做起来。对,就算是在追求成长率这件事情上,也可以运用进步第一阶段的方法。先做呗。
慢慢的,方法越用越熟练,思考越来越清晰,达到的成长率越来越高。而随着成长率越来越高,进步幅度就变得越来越大,进步速度越来越快,进步效果越来越明显。
为什么我的唱歌水平在一路飙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似乎遇到天花板再也上不去了?就是因为这么多年,在唱歌这件事情上,我就没怎么去研究过方法论的事情,来来回回地用同样的方式唱歌,虽然中间每隔几年会略有些小领悟,但长期来看效率太低,更算不上达到真正的质变。
这进步的两个阶段方法,放在工作上也是一样的。
我见过一些人,在一个公司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工作也算努力,但就一直不见提升,也就这么做着不思改变。——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匠人精神,可是问问当事人内心,他们中的大多数可是非常希望得到晋升的。他们缺少了什么,就是缺少了反思、总结和调整。
也有一些人,总在寻找自认为更好或者更喜爱的工作机会,于是不停跳槽,不停换行业,不停换岗位,结果十来年过去,发现自己做的还是基层岗位工作。这就是不停在挑选方法和工作内容,却没有在某一个地方做到真正的沉淀。
所以综合起来,整个关于进步的方法论就是这么两点:
1. 什么都别管,先做起来;
2. 做的过程中,在每一段时间中抽出一定比例,思考探寻提高成长率的方法。
至于这个比例是多少,我认为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
在初期,可能完全摸不清门路,能做到持续做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绝大部分的时间应该花在埋头苦干上。在达到了一定的熟悉度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进步的速度,可能就会需要有较多甚至很多时间需要花在思考上。但是任何时候,两个因素都应该兼顾。
所以关于这个平衡点,需要在过程中去不断尝试和调整。
我们很容易在过程中走上极端,要么就是一阵狂忙,忘了思考;要么就是陷入苦思冥想的纠结中,忘了抬腿走路。如果我们想让自己不忘记去做平衡和调整,我们可以在初期就做好计划。
比如,对于某项活动,设定入门阶段为30天,将每次工作时间中埋头苦干和思考探寻的比例定为95%:5%;然后设定下一个30天为第二阶段,埋头苦干和思考探寻的比例为90%:10%,定个日历提醒以免自己忘记;然后设立第三阶段……而所有的日期设定、比例设定,并不是为了规定一个数值,目的都是为了提醒自己在过程中去思考,因而也都可以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
如果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坚持去做,长期来看,快速的进步没跑了。
其实写了这么多,一句话就总结好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老爷子还真是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