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相约星期二》回应写作
一位老教授,Morrie 莫里,即将死去。
一位青年才俊,记者,学生,Mitch 米奇,本书作者。
他们相约,每星期二在教授家上课,毕业之时,就是莫里逝去之日,这是一堂绝无仅有的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课程。
莫里教授的课程内容是回答米奇提出的关于爱、情感、工作、家庭、衰老、死亡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汇总到一起,就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就人生的意义,由一个面临死亡的老教授,以自己人生阅历总结出的真知灼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讲授给作者听,真是让人在感叹唏嘘中羡慕作者的好运。我也想坐在教授的床前,聆听他的教诲。
我们每个人,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扪心自问,有几人时常回首,去看看走过的路,亦或向前望一望未来。昏昏噩噩地由睡梦中醒来,糊里糊涂地上班、下班;在电视机旁无聊地拖到眼睛再也睁不开,上床睡去……
一天天度过,谁去思考人生。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生命就是“相爱或者死亡”
这是莫里对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给出的回答;这是一个不幸罹患ALS(俗称“渐冻人”)的患者,直面死亡后给出的答案。
因运行神经逐渐死亡,ALS患者肌体会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肺也无法运动,呼吸衰竭而死。在缓慢的死亡过程中,患者的思维和意识却始终是正常的。莫里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死亡的降临,他能听到、看到、闻到、触摸到死亡,由脚、小腿、大腿逐渐向上身蔓延,终点是肺。
我不知道自己在面临死亡时会如何做,有没有莫里的勇气……
“每天,我们都要问一问自己,是今天吗?你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吗?”
我也没有认真地想过,虽然知道那一天早晚会到来……
莫里是怎么死去呢?他如何面对死亡?
他详细记录自己每天死亡的进程,为后世的死亡研究留下第一手资料;他给自己的学生们开授死亡课程,讲解他对的死亡认知;他接待来访者,和他们讨论死亡的真正含义;他每天回复求助者的来信,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对于一个ALS患者,不知他要负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些工作。
他全身心地去关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倾听他们的诉说,如同这个世界只有他们俩个人;他毫无保留地献身爱,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们;他也接受他们的爱,享受他们的照顾,沉浸在爱里。他给自己举办了葬礼,在生前体会到了亲朋好友的关爱。作为一个行将死去的人,不知他要有多么大心胸才能包容这一切。
他凭借爱的支撑去创造爱,也接受爱。他让真情在人与人之间流动,他让自己的死亡具有了非凡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
他用死亡,诠释了生的意义。
“学会了死,就学会了生!”莫里如此教诲。
是??!莫里用死亡创造爱,爱也正是生命的意义与存在价值。
爱是属于全人类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湮灭,你创造的爱,会借由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而永恒,因为这份爱,你的生命才有了永恒的存在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