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是肯尼思罗纳根导演的影片,于2016年11月18日上映。其实早在3月份就已经在网上看了这部电影。电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文艺片,质量很高,从后来在各种颁奖典礼上收获颇丰便可窥见一二,然而却没怎么想过要推荐这部电影。因为影片从始至终都弥漫着一种催人心碎的情绪,导演朗诵诗歌一般缓慢的铺开剧情,然后把这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均匀地注射到整个故事框架里。所以观众最终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悲伤故事,而是一种真正悲伤的生活。电影过于忧郁的属性导致其实很多人其实不怎么适合观看这部电影:没有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经历过痛苦很难走出来的人,天生乐观的人。电影没有像大多数影视作品一样运用艺术性的反转,让主人公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所以我想只有那些品尝过生活悲痛而又内心强大的人更能理解电影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吧。
主人公李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波士顿无休无止的做着各种杂活。当他收到自己的哥哥乔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的消息时,他严肃阴沉的脸上也没有增加更多的悲伤。在他回到摒弃多年的家乡曼切斯特后,发现自己被指名为侄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李·钱德勒不愿搬回这个有着太多回忆的家乡,而侄子帕特里克则不愿抛弃他的生活与朋友,跟李远走他乡。于是在电影里我们逐渐发现一事无成的李在这个地方究竟有什么痛苦的回忆。
当观众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故事时,影片已经行进了快一个小时了,导演用细碎的生活片段拼贴起一个沉默寡言、墨守成规、的人物形象。再用一个简短的闪回交代这种性格以及生活态度的成因。原来多年前因为自己用壁炉生火,忘了装上罩子从而引发了火灾让自己三个孩子葬身火海。而妻子也离他而去,失去了生活希望的里从此过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
电影最出彩的讲故事的方式很真实,具体体现在那一个个生活中真实的细节。关不上的冰箱门、出门找不到手机、忘了停车位、脚趾撞到桌子...这些细腻的生活简单却真实,或许那些只有自己经历过的人会因为这些不怎么引人注意的镜头感同身受而落泪吧。电影最终没有成为典型的心灵鸡汤电影:李因为照顾侄子最终完成心灵的救赎,找到生活的希望。
正如同最后他们能做的,仅仅是一起坐在船尾垂钓,在真正的痛苦面前,能做的只有活下去,等待与缅怀。毕竟在真正的生活面前,不是什么都可以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进的。
比电影非常出色更令人惊喜的是影片于2017年8月2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之所以可以上映主要是因为全国艺术电影联盟。和那些热门商业大片有所区别的是影片只在艺术电影联盟全国66个城市190家影院上映。所以这其实是一次中国文艺电影在现在商业片大行其道的电影市场寻求生存的尝试。
文艺片,尤其是好的文艺片似乎最大的特点就是票房底,口碑好。大多人似乎觉得花钱去电影院看这些没有特效,刺激的电影很不划算,所以宁愿自己在家里的电脑上表示敬意,当然要是特别喜欢在豆瓣上打个分,写个影评也是愿意的。但依然有一部分真正喜欢电影的影迷更想去影院欣赏这些最好的电影,但是残酷的市场根本没有足够的排片空间和利润空间留给这些不赚钱只拿奖的文艺片。
这种一定区域,一定数量的分线放映可以说是文艺电影重新寻找的生存方向。此外,该片在北美公映已有八个月,网络上已有资源,艺联认为工作重心应该在提升观影体验上,让倾向于在大银幕看电影的观众,与普通观众区分开来。身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工作者,汪忆岚深有体会:“以往艺术片在商业院线的遭遇,有不少教训,比如好不容易有排片,有人看,但却碰到‘大神’在抠脚,而以资料馆为例,观众具有较好的观影礼仪,多年来都有结束时集体鼓掌的习惯,即使有人玩手机,也会有‘镇场大妈’喝止。我们也希望这种对艺术电影的仪式化的尊重,能发展到整个艺联中去,投入感会不一样?!?/p>
接下来怎样加强与小镇文艺青年的联系,将会是艺术院线线下工作的重点。大城市都是外来人口,艺术片观影可以实现一种浅层次的社交,小镇青年则可以通过艺术片的观影,实现日常世俗化生活的另外一种自我,发现其他人的一种他我。
不管怎样,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影的放映方式都表明了这是属于特定需求群体的。就像听一场交响乐演出或是看一个画展。十年前,很多像好莱坞大导演就表示过电影已死这样的看法,我想或许这是让那些真正好电影可以起死回生的方法也不一定。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希望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