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不求甚解,用局部概念代替全局,用有前提条件代替无前提,都是偷换概念,很多时候,其结论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有一次我问下属一个公司的负责人,说我看到某公司有一个产品很好,我认为他们应该研究和学习。
对方告诉我,这个功能我们也有,而且只是我们产品中众多功能中的一个而已。我于是建议,这个服务很有需求,我们应该也提供该服务。
对方说,没问题。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发现我们的产品中还是没有该服务,又去问,这个服务我们能做到吗?
对方回答:能。我其实对对方的回答有疑虑,因为我认为该服务没有那么简单就可以提供,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又进一步追问,我何时可以在我们的APP上使用该服务?对方这才告诉我,如果我真要求上线该服务,第一需要花一大笔预算去采购数据,第二需要增加一批编制,第三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进行开发,总之需要投入数百万资金花几个月时间才可能有这个服务。
我震怒非常,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式的不求甚解,我问的是“这个服务很好,我们有没有?”,对方的回答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这个服务很容易,而且微不足道,二是我们已有”,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是理论上可以有,但现在没有,如果想要有,需要做很多工作,需要资金投入和时间”,这是典型的把“没有前提”偷换成了“有前提”,把“真正已经有”偷换成了“理论上可以有”。
实际上,任何事情,“理论上可以有”和“真的可以使用”之间都隔着一个太平洋的距离呢……当然,我愿意相信对方不是真的要欺骗我,只是不求甚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