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原意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见过很多的人和事,一个人的格局就很大,而是遇到这些人和事以后,你的思维认知是否有所提升,这才是格局所在。
昨天在家里群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给我的触动挺深,因为我并不认可“强逼”式的教育方式。那是一篇题为《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长大》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单是标题就很有非议。
但每个人的见地和格局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眼光和思考角度就不同。而我就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长大,甚至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和工作。继而就有了我和老何的讨论,及深度思考的结果。
我俩一致认为,在孩子成长和教育的过程当中,父母并不应该成为“管制者”,“施压者”,而是“合作者”,也可以称之为“长期成长战略伙伴”。
文章中提到了“本能”和“技能”,理论上我们是有些认可的。但当作者问到了面对孩子不断变换的喜欢,是否应该妥协?作者选择了不,并且“强逼”孩子去学习......
老何有了这样的答复,老何认为一个人的本能有好也有不好,好的可以保留,不好的则需要剔除。面对孩子不断变换的喜欢,家长是否思考过,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仅仅就是因为喜新厌旧?文中作者认为这是孩子自己选择了钢琴,现在又说不喜欢,不想练琴这便是他的惯用伎俩。但她却忽略了,她是以大人的角度来思考,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我和老何则认为,这也许只是因为这个孩子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喜欢”,也就没有持续坚持的理由。优秀的人何以坚持?首先是“喜欢”,是兴趣,兴趣是对事物最好的启蒙方式,如果连基本的兴趣都没有,那么这样的学习也基本无效。
在孩子“喜欢”这个问题的选择上,不应该是一锤子买卖。也存在到底适不适合,是否存在最优选的可能。
人生重在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很多事情在未曾尝试以前根本不知是好是坏,也不知是否适合。比如鞋,只有穿在脚上才知道是否适合;盲盒也只有被打开以后,才知道是否会令自己满意。
我当即认为这篇文章太具片面性。任何一种教育都谈不上真正的成功或者失败,因为不到最后,谁也说不准,谁的人生会以怎样的方式而告终。
人和人总是不一样的,就算你是孩子的父母,带给了孩子生命,和孩子的性格相貌均确有相似之处,但不可否认你们是不同的两个人,既然是两个人,那么从出生、性格乃至发展的方向及未来都是不一样的。
当孩子遇到喜欢的东西不需要逼,她自己就会去学。就比如,孩子爱玩儿是天性,根本不用逼,他们自己就会去玩儿。就比如我对写作很有兴趣,那么从日更开始的第一天到今天从未间断过,我对其他不那么有兴趣的东西也不强逼自己必须要去学什么,因为我知道我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并且,学习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学到了多少,又运用了多少?
当我遇见我不喜欢学习的东西,强逼我去学,那么从一开始我就是抗拒的,更别提最终结果会怎样。对我而言也许是好,但大概率效果不会太好,但相比于我喜欢的东西,我定会付出十分的努力,所带来时间效应和学习的价值,它们从本质上就是不同的。
在孩子涉世未深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去做出一个认真和持续的选择,而不是在他们一个选择过后,就“强逼”他必须去学习,持续的去学习,那是父母的意愿和选择,并不是孩子的“喜欢”和真实的兴趣所在。
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去做出不同的尝试,才能深度挖掘孩子的潜能究竟在哪里?!扒勘啤苯逃碌暮⒆?,他们更容易丧失自我选择的能力,只是一味地去成为爸妈选择下的结果,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但这并不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不是复制,而是超越!
归根结底,还是印证了老何最初的那句经典语录。
你的人生你来过,因为谁也无法替代谁的一生。
人这一生当中,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意味着会有不同的结果。多数父母能够陪伴孩子的,只是一程,并非一生。让他们多去尝试更多的可能,让他们学会在人生中做出自己选择。我想,这才是长期成长战略伙伴存在的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