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姑娘聊天,她性格不错,做事也努力,却总“命途多舛”,受人“欺负”——在老公司,被同事针锋相对,沦为受气包;去新公司,被年纪小的小弟小妹喝来喝去;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做什么错什么;很多事情和关系一开始都还不错,却总一步步越来越衰……
“问题到底出在哪???”她说。
“因为,你没有主动意识?!蔽宜怠?/p>
很多人要说,这样的姑娘不挺好吗?做朋友,老婆,儿媳,好妈妈,都是上佳人选啊。
但其实,无论工作还是家庭,哪里都一样,没有主动意识,就容易被“欺负”。
其实,被人“欺负”,这种事还算正常。但总被人“欺负”,就略诡异了。
一个人能“成功”地欺负到你,不外乎两种原因:
1、客观背景或者地位比你优越;
?2、仗着信息掌握比你全,姿态上或见地上有优势和把握,如入职菜鸟经常遇到的窘境。
第一种“欺负”是仗着地位赤裸裸的,此处不考虑。第二种“欺负”是拐弯抹角的,也是多数生活中 “欺负”得以成功的必要前提:你在某个领域、某个行业、某个事件中的辨别能力太弱,导致判断力极其低下。
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形成心里发虚的墙头草状态。
其实,当一个人信息量太少时,确实不应鲁莽行事,不如做一个听话的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不断验错、试错、反思,总结,形成属于自己的信息库与判断标准。
但是,执行者,并不是让你不动脑子舒舒服服地当一台复读机。
恰恰相反,原始积累时期,一个人的主动权更加重要。
针对一个决策,你要主动动脑,清楚分辨出的几种信息:
1、???????? 哪些部分是你能力范围内可以确定的,比如判断依据是什么?它们源自哪里?弄明白你的渠道长处和已知信息对后续学习很有帮助。
2、???????? 哪些部分是需验证的信息(或者你要学习的知识);
3、???????? 它们可能会在接下来哪些事情中得到印证;
4、???????? 分开梳理清楚:大概什么样的分支环节,会印证到哪些具体结论?
5、???????? 你对这个决策总的预先看法是什么?
6、???????? 如果很想知道答案,推动事情快速实现验证。
比起做决策,人在积累信息阶段时,更要留心眼,提前规划、预判。
举个例子,如果你参与一个新项目,大致想一下哪些部分是你拿得准的,哪些地方是力不能及的。力不能及处,多虚心听别人意见,少说多做。记得,提前思考所有的关键部分,并mark好假设。
主动性不是一个人多么strong,而是一个人多么sharp。
它不仅跟力度有关,更跟敏锐度有关。
主动意识强的人,永远没有不操心的时候——很多事情即便是别人做了,你也要提前想到。你想了,不一定能用上,但你不想,那就是你放弃了主动权。
当人处于信息较少的“弱势方”时,只有一个选择:加速学习,最短时间内补足缺口。
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是很难被“欺负”到的。
这只是人性,无关人品——一个人的认知经验高人一等,多少会有优越感,并想维持这种优越感。这跟大叔喜欢找罗莉,御姐乐意找鲜肉是一样道理,分分钟hold得住对方。而罗莉和鲜肉,大多只能是“挨打”对象,阅历太窄导致的无力反抗。
所以,颜老师文章里的“欺负”,更多是一种泛指——蒙昧中,人的无主心骨状态,从而只能接受别人影响。
如前文所言,这种状态很正常,甚至贯穿人的一生(你不可能通晓所有领域)。
但若是在你需要精通并且发展的领域,那么必须
1、???????? 你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在眼下的被动状态(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被动性);
2、???????? 你需要控制自己被动状态的时间长短;
这两点往往就是一个人主动权的体现。
而我那个朋友,在这两点上毫无察觉——
对于自己的被动的局限性(一个决策中,自己有没有想法,占多少,别人的占多少,是不是被人带跑了等等)这一点几乎没有意识。
因为没有对自身局面的反观能力,所以也就没有改变局面的意识,更谈不上什么规划了。
最后总等到自己感觉不舒服,哪里怪怪的,才发现被人“欺负”了。
就像小孩,不知怎么摔破了,只知道疼,才发现膝盖流血了。
其实不是欺负,是你自己一早就放弃了。
对颜老师来说,最不舒服的,不是别人把我揍了一顿,而是自己稀里糊涂就被人唬过去了。
回头想想你刚入职时候走的弯路,大多都是在信息不对称下发生的。搁现在,肯定能发现很多“更优解”。
所以,辨识能力处于弱势没关系,最怕的是缺乏主动意识。
首先,敏锐起来,从意识上开始主动;
其次,尽快达到信息对称,包括制造更多信息对称的机会。
再次,无法独立决策时,也请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并梳理清楚它的支撑点是什么。这样,当验证结果出来,哪怕错了,也能追溯清楚错在哪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