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deadline交不出作品的时候很难,现在才知道,每一次做自以为决定一生方向的选择的时候,最难。
7月到了,暑假如期而至,从宿舍望下去,校道上空无人迹,只有两侧泥泞的黄土和轻摆的树枝。大一大二的宿舍楼,白日里悄无声息,黑夜中灯火不明,大四的毕业生早已离开,再没有频繁地听到行李箱碾过水泥地的轱辘声,也没有声嘶力竭的告别,连带着男生宿舍阳台传来的粗口和遗憾的醉言醉语也消失殆尽。
学校这个夏天最后的留守人员,是我们这批即将升大四的,资历最老的学长学姐。我们都眯着眼,站在蒸腾的暑气中,放言享受最后一个长假,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其实已经成为了焦虑旋涡的中心。
此时,我们20岁。
有的人考研,强行以大龄留校生的身份再度挑战新生,等待勇气与运气齐齐到来时,躲入另一个校园的轮回。于是图书馆挤满人,人手一本张?;破な椋暗蔽以诔苑沟氖焙?,我在想什么”,大概在想马克思和恩格斯。
有的人,被时间的手轻轻一推,就踉踉跄跄地踏入了职场。为了一份实习跑各大招聘会,关注各种实习公众号,下载大量求职APP,努力记住每一条求职"干货",等到七轮八轮面试下来,被面试官问到张口结舌,面如土色,直教人对未来丧失失望。
其中不乏优秀者,有的拿到国外名校offer,还在纠结选择哪所;有的保研之路坦荡荡,仿若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梦想的校园;有的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名企,顶着500强实习生的名号,深夜来一条“不努力,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的朋友圈。
于是自觉平庸的自己,在和小公司相看两相厌的空隙,看看书架上摆着的大堆与专业无关的杂书,心想不如去读个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于是上网查资料,时间太小,跨度太大,渐生困乏。蔡康永说,一个人会在学校里,花很长时间求学,有一部分是对人生拖延做决定的时间,不想面对最后一番干瞪眼的结果,就干脆一直读下去好了。我问问自己,成为了这一部分,我又能拖延到什么时候呢?读书深造,应当一件是纯粹的事,用作逃避现实,未免心怀忐忑。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不应该是另一条路有多好走,而是越过荆棘,我有多勇敢。
姜思达说,30岁的人根本不知道20岁的你们在怕什么?大概怕的就是,无法在30岁的时候,真正有底气地觉得20岁焦虑的自己真可笑吧。
30岁的人根本不知道20岁的你们在怕什么。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焦虑,可是过了焦虑的年龄,同样会觉得曾经焦虑的自己非??尚ΑR蛭?,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找到让他快乐,能够满足他的快意的方式——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本能,你从来没有听说过人类,是以30岁为界点,从快乐进入悲伤的物种。我们永远都找得到届时想要的,by all means。
所以怕是必然的,然而每一次的成长都告诉我们,只有畏惧当下,才会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