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妈妈给自己买一堆可爱的发夹很有面子。
后来长大之后,就会发现,那些儿时的回忆铸就了一个崭新的童年。那样的童年,是每个女孩子都渴望拥有的。我仰望过许多人的童年,才发现自己的经历是那么独特而又难以忘怀。
人终究会因为往后遇见的人和事,而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没有必要为了过去的经历而难过。毕竟豌豆公主也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童年!可又 能怎么样呢?豌豆公主后来遇见的人救赎了她,她觉得自己遇见天使了,所以整天沾沾自喜。她没想过天使会离开自己,于是痛苦流涕。
小时候看过的《安徒生童话》把成年人世界里的黑暗描述得淋漓尽致。没想过小孩子看了会做噩梦的吗?欠考虑了!小孩子的世界天真而有意义,成年人要学会?;ざ奶煨?,儿童心理学有必要深入研究。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赠送给家庭的大礼物。
孩子的世界,是被世界上所磨灭天性的成年人所无法理解的。天真烂漫是世界上最烂漫的个性,甚至可以用可爱来形容。
看过了童话,心理学就会致使人们得到了更多的心理救赎,儿童或许是治愈父母最好的礼物。一个孩子睡着了,那种睡相,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样子。
我看过很多言情小说,准确来说,言情小说里的故事感,以及里面的各种角色尽显自己的本色,很精彩的情节往往用最危险的笔触来描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无数个心理小契机来拯救岌岌可危的自我防线,所以这时候就希望心理老师来点化自己。这就又与儿童心理文学相关了。
在童话世界里,其实对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理解和支持,听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她)去接触什么!小天使的本性不可以被磨灭,不然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父母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他成长。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碰碰都在所难免。好好休息自己的心神,那种不安稳的精力往往无处安放的时候,才会让父母本身形成与孩子之间的链接。
孩子最可贵的真诚,就是绝对的信任父母,把自己交给父母,让父母学会关照自己的情绪表达。孩子每一个哭泣时刻,都是自我心理机制不成熟的情况下,父母不是完全依赖孩子的天性需求而给予他(她)关照。而是寻求孩子自我实现的需求。
市面上的那些《心理》杂志,只是对不上症状,缘由是治标不治本,孩子们很难接受。父母也难以接受。总之,孩子们的世界需要足够多的耐心和陪伴,这只是最基础的形式主义机制。按摩手法再好,如果按不准疼痛部位,那么疼痛部位永远得不到纾解。心理状态也如此,需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
孩子们的世界往往不是黑暗的。也不是黑白分明。需要心理学作支架,建立桥梁去了解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