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过去两年,脑海中还经常浮现那句话,一个远房伯父对父亲的,“你儿子以后回来就像在你家做做客一样”。的确,一年365天在家待的时间只有十几天,虽然回来只要两个半小时,还是好归来次数少得可伶。
? ? 长大后,有很多事情要分解掉你的精力。出门在外时间长了,真正回家了还得要适应适应。人真是奇怪,生我养我的地方,前前后后十好几年,少时可以依靠可以保护温暖自己的地方。多少次梦中回到这个地方,今晚真正回来了躺在床上还无法顺利入眠。
? ? ? 可能那个在梦里向往的家随时间推移还停留在原地、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记忆中还有这样的一个画面“袅袅炊烟”,那是傍晚太阳落山时一缕缕白烟从厨房瓦片的缝隙间冒出。这个时候人民都加快了回家的脚步,田间干活的大叔、嬉戏打闹的孩童……最奇特的是家里养的老黄牛都不用牵着大步的往家里赶,即使牛圈里那么多蚊虫叮咬也减缓不了它的脚步。
? ? 离开家在外面跑业务也有遇到这样日落西山袅袅炊烟的场景。最近一次是在8月份,故地重游,6年前去过的地方“关西围屋”,天黑得只能隐约看到人和房子的影子,但再也找不到那种天黑催人返的心境。朋友评论说有汽车了不会那么急着赶着回去,非也!情绪十分低落,因为觉得自己是在流浪,心一直在跟着身体皮囊在游荡着,感觉长大了心没有了可以依托的归宿了。
? ? ? 似乎家的概念有些模糊了,长大了在外面找个相亲相爱的人一起安家,原来的家就成了父母的家了,妻子原来的家就成了娘家了。有房子不能算有家,房子里面一起住着最爱的你才能算是家。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过日子要安稳,有家才能稳定下来,是未来发展一切的基础。在原来那个家注定会成“过客”,有你的地方我才是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