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夜晚,微风袭袭。乡下的日子里,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天边慢慢地黑了,炊烟袅袅升起,打闹的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回到了家里,天真的他们围着灶台叽叽喳喳,争先恐后的说个没完??墒堑乩锩娴幕钏坪跤涝陡刹煌辏笕嗣窃缭缙鸫?,准备好干粮出门,从早忙到晚,似乎都不舍得回家,直到伸手不见五指借着微弱的月光,挑着扁担慢慢地走到家里。
那个年代,日子过得都很拮据。收入来源有限,工资微薄,没读过书的人只能一辈子在家里干活。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老一辈的观念还是希望是人丁兴旺,香火续传。
因为粮食产量少,家里人口多,一碗干净的白米饭还是比较难得的。大多地里还要种很多粮食拿来辅助勉强撑过一段日子,人们勤奋苦干,可地面的庄稼也需要养分,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地滋养它们,它们也长得又瘦又小,甚至不幸遇到了害虫,可能好不容易生长出来也慢慢地死掉了。
一个女人可被预见的一生就是出生五六岁就要帮家里干活了,十几岁就匆忙嫁人,她们没有文化,也没有选择,嫁到人家家里,运气不好不被丈夫体贴,家里人容不下她,日子也很难过
我的父亲也是在那个时代出生了。
可是他的母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家里还是花了一些钱送她去医院治疗,可最后她还是离开我们了。
我的父亲上面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哥哥。年少没了母亲,我爷爷一个人把他们三个人扶养长大。
并且在那个饥寒交迫年代,很多同龄人往往都没有学习的机会,一出生稍大一点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力。但是我爷爷还是坚持送他们去上学。
我父亲是家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人也很聪明。家里看他学习好,尽管条件不好,我爷爷也一直供他读书读到毕业。
父亲也很争气,再当时教育体系没那么完善,普及的时候,他凭自己的努力考了个中专文凭,这个在当时称得上是高学历人才。
当时的中专学校很务实,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毕业基本上都能精准就业。
20世纪80年代中,父亲毕业后,在当地一所学校里任职人民教师,这个职位在当时也颇受人尊重。
80年代初,中国贫困人口达8.7亿,贫困发生率88.1%,意味着大部分人都是贫穷的。
后来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城市发展很快,大部分年轻人开始走出家乡,我父亲也和他们一样,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选择——踏出家乡。
那时候为了赶火车,准备出发的年轻人们,提前一天把远行的衣服行囊准备好。第二天早上天没亮,早早起来把扎成圆柱形的草堆,头上撒点火种就开始出门了。
凌晨微风习习,路上黑漆漆的,火红火红的草堆一点点燃烧殆尽,雾色蒙蒙的天气也因为手里握着这些草堆暖和了点。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出远门的时候,我是第一个送他出门的。
那时候太小,不知道当时平平谈谈的一句走了啊,换了的就是一年之后再见了。
父亲出去务工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我提升,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学习技术。最后还考了个钳工证。
因为自己读过书,有点文学气质。这反倒吸引了一个城里姑娘,她头发树直,乌黑发亮,文化水平也高,在当时算得上知青女青年。
这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和我的父亲——这个“穷小子”开始相遇了,他们相识,相知,相守步入了婚姻殿堂,这在当时的村里还真是个多么罗曼蒂克的故事。
这个从小被捧在手掌心上的姑娘嫁到了偏远的山村,细皮嫩肉的她也开始挑起了又沉又颠簸的扁担,清晨出门就在这自上而下一次排列的菜园里忙前忙后,直到天黑才回家。
因为有文化,他们被一起安排到了当地小学教书。白天他们早早起来翻山越岭来到了另一座山头中间教半天书,快天黑了又得赶回家吃饭。
也许这个城里姑娘看着这些课堂下的学生,他们闪烁着大眼睛,满脸求知欲盯着她的时候,会多多少少有点满足感,也许路途的艰辛就会忘却了些。
原以为他们日子会这样日复一日的过下去,可是落后的生活条件,承重的生活压力和外界压力最终让这个城里姑娘落荒而逃,此后一直没有回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