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Thomas秦,文章来源【硬报纸】:有硬度、有深度,智能硬件领域独立思考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没有摩尔定律,就没有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
我们曾经理所当然地以为,科技的高速发展就和天朝GDP一样,是永不止步的。直到它减速放缓,我们才突然意识到,任何免费午餐都有完结的那天。
在半导体行业,随着制程突破10nm的里程碑,传统芯片工艺已经遭遇瓶颈,摩尔定律在不久的未来即将失效。面对摩尔定律,即使Intel自己,也束手无策。
恐怕以后,你不能像从前那样,每年换新机了。
面对摩尔定律
一切要从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场讲座说起。
196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大会上,35岁的计算机工程师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提出了一个半导体领域突破性的idea——缩放原理(Scaling Principle):缩小电路的尺寸,元器件的运行速度将不断加快,功耗和制造成本反而随之下降。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台下的听众之一,就是年仅31岁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5年后,摩尔在《电子》杂志发表了一篇只有3页的文章,却成为半导体历史上最重要的论文。文中,摩尔将恩格尔巴特的缩放原理进一步量化,作出预言:今后数十年内,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目,将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
这就是半导体行业第一定律:摩尔定律。摩尔定律对半导体工业的预言的准确性,超出了任何一个经济学家在任何一个工业领域里的预言。就连摩尔自己,都没想到这条金科玉律能延续近60年屹立不倒。
摩尔定律意味着什么?正如戈登?摩尔自己所言,摩尔定律不是物理定律,而是市场机遇。只要不断缩小晶体管,提高集成度,芯片就能保持一两年翻一番的指数增长;只要发展速度保持指数增长,很快芯片成本就能降到普通人都用的起、性能强大到无所不能、功耗低到可以装在任何设备上——那么开发出最创新的芯片,就能开创这个时代最伟(zhuan)大(qian)的事业。
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1968年,摩尔带着好基友诺伊斯“叛逃”仙童公司自立门户,创立了Intel。在Intel的40多年间,主内的摩尔负责技术,主外的诺伊斯做战略和模式,又找来“偏执狂”格鲁夫做公司管理,三个火枪手把Intel处理器装进了全球几十亿台PC机,让两三个人的创业公司,成长为千亿级的上市公司。
说句题外话:这么多年过去,摩尔还记得那场改变命运的讲座吗?还记得那个启发自己的演讲者吗?
作为启发了摩尔定律的人、一个不亚于摩尔的天才,恩格尔巴特自己却命运多舛。1963年他建立了ARC(增智研究中心),1965年提出了摩尔定律的前身“缩放原理”,1967年发明鼠标,1968年演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线视频会议,1969年建立了现代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如果历史真能按照恩哥的节奏发展下去,人类将提前至少二十年进入互联网时代。
然而70年代初,在终极目标近在眼前时,ARC内部有人对前景产生了质疑。1975年, ARPA停止了对ARC的资助,没有钱,小伙伴们纷纷作鸟兽散,最后只剩恩哥一个光杆司令,带领一堆机器孤军奋战。
2005年,80岁的恩格尔巴特对记者说,回首当年,“没人愿意为自己的研究投资,甚至没有人愿意跟自己对话”。
然而今天我们发现,我们所做的只是在不断接近恩格尔巴特多年前的设想而已:办公自动化、个人电脑、超文本协议、开源代码协作……“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他想要做什么了?!?/p>
恩格尔巴特最大的悲剧在于,他比时代超前了足足20多年。1968年,当他在旧金山演示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交互式图形界面和鼠标时,微软还没成立,乔布斯还在上中学。
1979年冬天,当24岁的乔布斯宿命般地走进施乐PARC研究中心,看到的正是恩格尔巴特的遗产:可视化图形界面、面向对象的编程(Smalltalk)、局域网(Ethernet)。就连PARC团队自身,也来源于ARC解散后的原班人马。当时,乔布斯只是被图形界面和鼠标吸引住了,其它两样重要成果没太在意。而仅仅是图形界面,就让他酝酿出了一场计算机革命。
直到1983年, 苹果的新机型Lisa发布时,问世已20年的鼠标终于获得大规模的商业成功。1987年,苹果买下鼠标专利,付给恩格尔巴特专利转让费——1万美元。你没看错,这就是“鼠标之父”从这项发明中获得的唯一收入。
恩格尔巴特:鼠标之父,人机交互之父,科技产品发布会之父,摩尔和乔布斯背后的男人,沃兹尼亚克最崇拜的偶像——其实他和本期硬报纸的主题,并没有直接关系。
然而,这位启发了一个时代的天才,值得被如此致敬。
即使Intel自己
摩尔定律为Intel指明了一条道路:把芯片做小。晶体管越小,芯片集成度越高,不仅性能越强,而且成本和功耗不增反降。越小、越快、越便宜,卖的用户越多,赚钱越多。
要想延续摩尔定律不断把芯片做小,就必须在制造工艺上下大功夫。所以,Intel不仅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芯片设计公司,还拥有当今最先进的芯片工厂。设计与工艺相得益彰,成就了Intel在PC时代的霸主地位。
在2014年Broadwell架构之前,Intel一直严格遵循Tick-Tock战略周期,在奇数年的“Tick”阶段代表着CPU芯片制程的飞跃;偶数年的“Tock”代表着处理器的架构升级。
然而,这一战略正在由于工艺难度的逐年提升而放缓。Intel 2017年才会发布10nm制程芯片,取代自2015年延续至今的14nm芯片。2014~2016年期间,14nm制程已经沿用了三代CPU。在2017年到2019年,10nm仍将沿用三代。自从14nm开始,Tick-Tock的周期已经从两年延长到了两年半。
2017年发布新制程10nm的计划,意味着持续近10年、如时钟滴答般稳定的Tick-Tock节奏首次被打破。进入到14nm之后,Intel不得不把Tick-Tock变成Tick-Tock-Tock,而这第二个“Tock”也并非巨大的微架构更新。
? 2014 —— 14nm Broadwell (Tick)
? 2015 —— 14nm Sky Lake (Tock)
? 2016 —— 14nm Kaby Lake (Tock)
? 2017 —— 10nm Cannon Lake (Tick)
? 2018 —— 10nm Ice Lake (Tock)
? 2019 —— 10nm Tiger Lake (Tock)
? 2020 —— 7 nm 待研发 (Tick)
? 2021 —— 7 nm 待研发 (Tock)
? 2022 —— 5 nm 待研发 (Tick)
Intel官方表示,如果在5nm节点上硅仍然是一个可行的微处理器材料,那么Intel将于2020年开始研发5nm制程的芯片,最早将于2022年才会上市。
当Intel研发周期放缓时,台积电正跃跃欲试。按照台积电此前公开的战略规划,在2016年末就能达到7nm技术节点,2020年达到5nm的技术节点,台积电扬眉吐气的时候不远了——这回终于领先老对手好几年!
然而无论是Intel还是台积电都不确定,5nm工艺的下一步是什么。5nm已经逼近了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再小几乎不可能。
其实在半个世纪中,摩尔定律曾屡次遭遇瓶颈。例如上世纪90年代,奔腾四制程突破100纳米时,晶体管小型化导致了糟糕的性能。Intel与IBM不得不重新寻找提高晶体管性能的材料。直到2000年,在凝聚态物理学家们的帮助下引入应变硅技术(晶格拉伸时硅导电能力大幅提高),摩尔定律才又续命十几载。
但是这一次,狼恐怕是真的来了。尽管目前Intel、三星、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都公认,在5nm的技术节点之上,不会遇到根本性的困难,然而当集成电路继续缩小到极限,进入量子力学主导的微观世界中,仅由数个分子构成的晶体管将无法正常工作。尽管工程师用尽各种设计巧思,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撞上最后那堵墙只是时间问题。
而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也束手无策?
严格意义上说,就算100年后的计算机性能仍然能够指数式增长,摩尔定律届时也早已退休。因为摩尔定律是用缩小晶体管的思路,在芯片上集成更高密度的元器件,从而做到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降低。而基础物理学告诉我们,在这个由原子组成的世界里,“缩小”是有极限的。
5nm是当前技术条件下的制程极限,一个晶体管只有10个原子大小。就算继续变小,晶体管也不可能比1个原子还小,因为并不存在半个原子。预计到2020年之后,要想继续提高性能,靠“缩小”已经无能为力,只得另觅他途。目前,距离我们榨干摩尔定律的潜能,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了。
短期方案:新半导体材料
目前,芯片中的晶体管是用硅元素制成的,如果用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等电子迁移率更高的元素代替,理论上就能造出速度(频率)更快的晶体管。
采用新材料做CPU,有望使芯片性能提高4~8倍,不过很快也会遭遇与硅晶体管相同的制程极限。
中期方案:碳纳米管(CNT)晶体管
先由碳原子以六角形结构铺成平面石墨烯(Graphene),再将石墨烯卷成管状,就是所谓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也是半导体,电学特性与硅晶体管类似,因而成为次世代材料的宠儿。
2015年,斯坦福大学用3D晶体管技术设计的碳纳米管芯片,开关速度比目前最好的芯片快上1000倍。但是,晶体管快千倍,并不代表做成处理器运行速度也能快千倍。事实上,在一个处理器几十亿的晶体管中,传输速度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起眼的电容、电感带来的信号延迟可能远远大于1000倍门开关速度省下来的那几皮秒。除非其他配套的技术同时突破,否则处理器性能最多只有数倍的提升。
最令人蛋疼的是,碳纳米管量产极为困难。目前已量产化的单层碳纳米管粉末,售价400多元人民币/克,而这不过是最基础的碳纳米管原料,只能掺到电池里增加导电性用(被炒作为“石墨烯电池”)。至于10nm以下碳纳米管制成的晶体管,至今仍只有顶尖实验室才能制备。
终极方案:量子计算机
和传统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单位“比特”不同,量子计算机使用的量子比特(QuBit)是在两个逻辑态0和1的相干叠加态,可以同时存储0和1。经典存储器只能存储2^N个数据中的某一个值,而量子存储器可以同时存储2^N个。由250个原子构成的250量子比特存储器,容量高达2^250比特,比现有已知的宇宙中全部原子数目还要多。利用量子相干态可以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理论上可以超过现役超级计算机百亿亿倍。
十年前,在量子计算在理论上证明可行的早期阶段,大家感到未来一片光明,人人都感染上了“信量子,得永生”的激情。我还记得本科上量子力学的第一天,教授两眼放光地说:将来有了量子计算机,我们现在这些电脑都要扔到厕所里去!当时我就震惊了:厕所是您扔垃圾的地方吗?计算机系的版本则是:教算法的导师说,等到有了量子计算机,我就下岗了,因为那时全世界只剩下一种算法——穷举。
然而现实比预期总是残酷百倍,量子计算机的技术实现困难重重。量子比特数量决定了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可是从量子计算得到证明的1994年至2014年,最多也只做到14个量子比特。而且每增加一个量子比特,其工程难度便呈指数级增长。
2007年,加拿大D-Wave公司横空出世,推出了128比特的商用量子计算机,在2012年的二代产品D-Wave Two号称拥有512个量子比特,一度让人浮想联翩。然而实际上,D-Wave并非真正的量子计算机。它的确运用了“量子隧穿”的量子效应,但没有用到真正的量子叠加性、相干性进行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Wave量子计算机
而且,D-Wave只是一个专用计算机,只能计算“量子退火”的优化问题。其它超级计算机也能进行这种计算,速度甚至比D-wave Two还要快。D-Wave至今只卖出了两台量子计算机,每台售价1000万美元;一台卖给了Google,一台卖给洛克希德?马丁。
虽然短期内不一定指望得上,但是量子计算机无疑已成决胜未来30~50年的兵家必争之地。2013年,谷歌与NASN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联合成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2014年,IBM宣布未来5年投资30亿美元用于量子计算研究;2015年,阿里云与中科院建立联合实验室,计划用持续15年的资金支持,在10年内做出50个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机,速度相当于超算“天河二号”的8~10倍。
摩尔时代的终结
我们都知道,就算几年后摩尔定律退休,科技发展也不会就此原地踏步。不过究竟哪种方案能取代摩尔定律,成就下一个计算机时代的神话,目前还没人能说得准。在此之前,半导体科技可能会经历一段青黄不接的大规模转型期。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之前太过于依赖摩尔了。
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当年的摩尔定律,现在这个世界很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面貌。上世纪70年代,人们最期待的未来黑科技是原子能和太空技术。万万没想到,摩尔定律强势插入,驱动了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持续半个世纪的崛起;正是这样的时代,造就了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人类没能打太空飞的去移民火星,却攀上了另一支信息科技树。
摩尔定律开启了一个奇迹般的时代,而它的结束,将迎来一个更不可思议的未来。离开了熟悉的摩尔,没法依赖工艺进步了,才会逼得我们掉过头去死磕碳纳米管、量子计算这样的硬骨头,说不定真正改变世界的大发现就在后头呢。
这是摩尔时代的终结。
也是未来无限可能的开端。
「硬报纸」原创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作者
硬报纸:智能硬件深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