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笔记》的自学进入第二章节。这一章整体读下来的感觉就是难,又复杂又难又绕。如果是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新手去读,估计会被绕晕的。我也有点晕,特别是互易律。所以这一章,我看了两遍,然后才动手开始写笔记。
看完这一章,书的一半就差不多看到了。深深感觉到宁老师写这本书的宗旨就是:相机设置的方面能“偷懒”就“偷懒”,把心思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明确主题,确定主体,简化画面。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实在记不住互易率问题也不大,因为除了手动模式,相机会为我们自动计算互易律。
说到互易律,那就先得搞明白曝光。宁老师从拍摄后的画面呈现入手,为我们说明了高影调和低影调的作品,而影调的量化词就是曝光补偿。
有过实战经验的这下应该就比较清楚是怎么回事了。相机进行测光后,会给出EV值,根据我们要拍的主题先确定是高影调作品还是低影调作品。如果是高影调作品,那么可以适当增加EV值,反之则减EV值。
看第一遍的时候一直没明白,为什么不论是光圈优先还是快门优先要先确定EV值,看第二遍的时候就明白了,原因就是要先明确主题是亮是暗。
普遍来说,照片大多是0EV的,也就是中间调。中间调就是指高调和低调中间的调,相当于18%的灰。
所以,18%灰又称18度灰,中性灰。极白和极黑分别位于光谱的两端,在极白和极黑中间的灰色实际上反射了18%的入射光。雨势我们简单地称18%灰为中性灰,表示中间调。
中间调=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18%灰
(摘自《摄影笔记》)
说回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的单位是EV,每增加一个EV就是上一档EV亮度的2倍。也就是说:
0EV*2=1EV
1EV*2=2EV
反之:
0EV*1/2=-1EV
-1EV*1/2=-2EV
晕吧?这还不算最晕的。更晕乎的还在后面呢。
开篇说了,测光以后相机会自动给出当时画面的EV值,那么测光正确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相机的测光系统主要分为三种:
1、智能测光,每个厂商叫的名称不同。比如尼康的矩阵测光,佳能的评价测光,索尼的多重测光等。这种测光一般都是将画面分割成很多个区域,然后判断各个区域的曝光以及在画面中的重要性。最后加权得出一个相机认为正常的曝光。这种测光已经越来越可靠了,适用于新手。2、中央重点平均测光:重点考虑中心主体的曝光,然后加权其他背景的曝光。对新手来说,学不学都可以。
3、点测光:对画面中的一点测光。这个点一般很小,画面中1%-3%的面积。对于拍摄人多一些的初学者来说,点测光也是要好好学习的,不过不要沉迷于此。
(摘自《摄影笔记》)
于是,我默默地摸出相机,把点测光改成了矩阵测光。囧
总之,充分信赖相机的智能功能。有了正确的测光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曝光补偿的三要素:光圈、快门、ISO。
光圈大于f2.8的一般就称为大光圈:f2.8、f2、f1.4、f1。
光圈小于f8的一般就称为小光圈:f8、f11、f16、f22、f32。快门高于1/250的一般就是高速快门。
快门低于1/60的一般就是低速快门。ISO 100为普遍的标准ISO。部分厂商ISO 200为标准ISO。
无论光圈、快门还是感光度都是每档之间2倍的曝光的变化。
(摘自《摄影笔记》)
这里就牵涉到了互易律。互易律就是按比例同事改变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而曝光值不变。(摘自《摄影笔记》)。
举个例子:当光环境和感光度不变的时候。光圈f5.6和1/30秒曝光的影调假设为0EV,也就是中间调。如果光圈变成了f16,为了保持0EV,快门该是多少?
答案:f5.6变为f16,光圈降了3档。那么快门就要慢3档,变为1/4秒。当环境光合感光度不变的时候,光圈f5.6,快门1/30秒与光圈f16,快门1/4秒的影调是同样的。(摘自《摄影笔记》)
这就是互易律,完全是熟练工。(好晕……)幸好除了手动模式,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都是由相机完成互易律的计算。
说到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可能初学者搞不明白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初学的时候,我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现在的回答是,基本上没有区别。我的习惯是使用光圈优先,只是在一些特殊的拍摄场合,会选用快门优先。比如拍摄运动中的人,快门优先就更方便?;蛘呤且恍┍冉习档某【?,又不能用三脚架,那么为了保证画面不抖掉,我会用快门优先,调整到安全快门来拍摄。
话这么说,那么两者在操作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很简单。光圈优先,字面上的意思自然就是以光圈为主,在设定好ISO以后,根据要拍摄的主体我们来设定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互易律自动计算出快门速度。这就是光圈优先。
快门优先自然是在设定完ISO以后,根据需求来设定快门速度,然后相机会自动计算出光圈的大小。
就是这区别。
至于很高大上的手动模式,宁老师并不十分推荐,道理很简单,就是那句话。呵呵,我想大家已经和我一样get了。
只有在以下情况,宁老师才推荐使用手动模式。
1、环境光频繁变化的时候。
2、使用闪光灯的时候。
3、超过曝光补偿范围的时候。
4、固定的曝光参数。(摘自《摄影笔记》)
这一章里还提到了闪光灯,但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我并不用闪光灯,所以并没有什么经验体会能够总结的。
另外,这一章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光。我们都知道光线分为顺光、45度侧光、90度侧光和逆光。逆光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光线,因为可以拍剪影,也可以拍出很文艺的照片。而拍摄逆光照片的时候需要降低EV,以避免灰蒙蒙的感觉。
色温K和白平衡有关,尼康J3里并没有色温这件事,所以只有死记硬背:蓝色是冷色调,但是色温K高。红色是暖色调,但是色温K低。
场景白平衡J3是有的,平时喜欢用暖色调的白平衡,我也听话地把它调成了自动。宁老师的推荐,原因……都懂了。
各种光线中大光比是难点。宁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五种解决大光比的方法。
如何应对大光比:
1、白就白吧,黑就黑吧:只要能够保证拍摄主题明确,死白死黑又如何?2、提亮暗部,压暗亮部:借助环境光为主体补光,或是用渐变滤镜压暗亮部。
3、换个角度,换个时间:不要在正午进行拍摄,如果必须在大光比的环境中拍摄,那么耐心找到合适的角度进行拍摄。
4、HDR:严格意义上,HDR是靠软件达到的。原理很简单,一个场景,拍摄几张不同曝光的照片,把亮的暗的都照顾到,都拍出细节。然后合成一张。就是传说中的包围曝光。
5、拉上拉链:这招最高深,需要反复练习这些动作。举着相机取景,停顿2秒。然后将相继端在胸前,摇摇头。拧下遮光罩,反扣在镜头上。盖上镜头盖,关上相机开关。拉开相机包拉链,把相机放进去。拉上拉链,说“光线不好的时候我不拍?!?/p>
(摘自《摄影笔记》)
看到第五点我真是笑晕过去。五点中包围曝光是我新接触到的,在Thomas看世界里学习到的后期技巧,也是旅拍中比较实用的技术。个人觉得比渐变滤镜好用,毕竟是不装滤镜,画质不会损失。
最后,针对有点绕的这一章,我为自己设计的课题就是包围曝光。其他的内容基本上在拍摄中必定会遇上,所以也就不另设课题了。
课题:包围曝光。
设计原因:虽说尽量避免大光比的情况,但是对于喜欢拍日落的我来说逃避似乎不是好办法。所以,迎难而上,熟练掌握包围曝光。用微单手动设置正负曝光,然后进行后期处理。
PS:读完最后两章,宁老师写的比较泛泛,总结也是把书抄一遍,所以就不另外开文写了。个人觉得第一部分对我最有用,基础中的基础。个人建议可以先了解一下基础,看不懂也没关系,然后用相机先拍一阵子,然后再回过头来再看一遍基础,会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