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我知道,你先别说,听我说!”
“你知道,你知道什么,你妈每次洗碗洗不干净你知道?你爸每次儿子生病都自己给他开药方你知道?你儿子每次一玩儿就是半天,要什么玩具他们都给你知道?”
“不准你这么说我爸妈!再怎么说他们是长辈,请尊重点!”
“我尊重他们,谁来尊重我啊,我每天带孩子多累你知道吗?学校老师天天投诉他上课不老实,回到家里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把每个房间都弄的到处是玩具,谁来帮我收拾,我把儿子一天天拉扯大,你们尊重我的付出吗?”
“就你累,天天喊累,哪家不是这样?一个孩子你就累,别人两三个的怎么活?”
“不累是吧,那你来带!”
“我带是吧,那你来上班,每个月给我打生活费!”
“你以为我不想上班!”
“你以为我不想在家带孩子!”
“你不可理喻!”
“你无可救药!”
都说家最伤人,其实家就是让一个人脱去所有外壳袒露真实的地方,有时候,真实就是尖锐的代名词。
他和她每次聊天都不能聊正事儿,只要聊正事儿,三句离不开钱,只要聊钱,就聊到工作,就聊到她为什么不找工作,如果她工作,孩子就没人带,就得他爸妈来带,而她又比较嫌弃他爸妈操持家务和带娃的方式。
贫贱夫妻百事哀,应该就是这么来的。
说来吧,她也不完全是嫌弃。
对爸妈那些不足,他也不完全否认。
但每次提及这些,他都觉得那是对他爸妈的不尊重,而她又会认为,他抓不住重点,不面对问题。
她的辛苦是真的,他的理解也是真的,但问题就在于,两人都分别揪着自己在意的那个点,向对方发起言语的攻击,情绪的发泄,却不能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
而能够避免让此番情景反复上演的,就是那些答案。比如:洗碗洗不干净怎么办?当事人是知道了不改,还是压根就不知道,毕竟每个人标准不同,能力也不同。再比如:她收拾一整个房间的玩具,是想得到你的一句“大家都这样”么,你也没法替她做,或许她只是想要得到一句“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个抚慰。
人们往往太倾向于单向的输出,以自我为中心,你要听我讲,输出后得不到想要的回应,就会产生失望,如果非但没得到回应,反而得到的是质疑和反驳,那就更火上浇油,对方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我有?。 ?/p>
这样的对话哪有道理可讲,不是那个“理”不对,而是没人愿意听,两人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
所以,不要把我懂你放心里,也不能止于一句“我懂”的答案,而是先要学会倾听,然后说“我懂你的什么什么”、“我会怎么怎么做”来帮助你,支持你,这样对方才能感受到你的尊重,你的关心,点燃你们紧张关系的导火索也会慢慢变少,生活的幸福感会慢慢提升,你说呢。